-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荣昌陶知识简
荣昌陶知识简本
第一章 荣昌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崭新的东西。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合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
陶器出现的具体年代,目前尚难确知。根据考古发掘材料估计,约在8—9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
荣昌陶器从汉代就已经开始生产。荣昌陶作为中国陶器的组成部分,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和其他地区的陶器历史类似,荣昌陶出现的确切年代也很难确知。目前,只能根据考古发掘材料进行研究和判断。
从出土的汉代陶俑来看,荣昌境内至少在汉代就已经有了陶器的生产。1998年,重庆文物考古专家在荣昌县安富境内的刘家拱桥一带两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一批古代窑场遗址,经鉴定为荣昌陶的宋窑遗址,距今约800—1000年的历史。2005年对此进行试掘,挖出大量宋陶和元陶,完整无缺的有盏、碗、盘、碟等。因此,到了宋代,荣昌境内的陶器生产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荣昌陶与安陶的关系。一般来讲,“荣昌陶”这个概念,主要是泛指重庆荣昌地区生产的陶器。然而,就近现代史荣昌陶器的生产来看,则主要集中于现在的安富街道一带。
长期以来,安富境内生产的陶器被习惯性地称为“安陶”。安陶因其艺术价值高、文化内涵深厚而声名远播,曾经被辞海等工具书收录。因此,从本质上看,安陶就是荣昌陶的典型代表。研究和发展安陶,对深入了解和壮大振兴荣昌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第二章 荣昌陶为什么会位列中国四大名陶
中国陶器生产历史悠久,陶文化是灿烂的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地陶文化各具特色。在各具特色的陶文化中,重庆荣昌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产工艺、鲜明的艺术特色等,与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江苏宜兴紫砂陶合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悠久的发展历史。根据考古发掘,荣昌在汉代已经有了陶器的生产。到了唐宋时期,荣昌制陶业逐步走向兴盛。到了民国时期,荣昌陶器在生产规模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34年,四川省政府在安富设立了荣昌陶业实验场,改进和发展陶业技能。这一时期的陶业生产发展迅速,仅安富地区就有业户378家,工人2000余人。其中较大规模的陶厂有7家,最高年产量达到400万件,总值41万银元,产品远销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荣昌陶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1958年,国营性质的安富陶瓷器厂成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荣昌陶的产量和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产品开始大量出口国外。仅1964年到1985年的二十余年间,总量就达到276万余件,平均每年出口量都是10万件以上。其中,尤以1965年出口数量最多,达到了41万余件。41万余件陶器中,又以泡菜坛居多,达到了32万多件,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5年,荣昌工艺陶厂成立,成为荣昌县第一个专业的工艺陶生产企业。工艺陶产品先后参加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南斯拉夫等国展销。1983年,该厂生产的龙酒壶获省旅游产品一等奖。
独特的生产工艺。荣昌陶的传统手工艺生产至少要经历二十余道流程,其成型、装饰、上釉等多个环节独具地方特色。就装饰方法而言,刻花、贴花、刁填、粑花等11种。纹样既有卷草、蝶形纹、工字纹等装饰纹样,又有人物、花鸟、山水等;釉色包括透明、朱砂红、酱红、深蓝、天蓝、西绿、黄丹、乳白、黑沙红、沙金釉、三色、钧釉等多种。
鲜明的艺术特色。荣昌陶具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素烧的“泥精货”具有天然优美的色泽,古朴典雅。“釉子货”则以各种色釉装饰,晶莹光亮,造型美观,朴实稳重,轮廓优美,大方朴素。长期以来,人们常用“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来形容荣昌陶鲜明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荣昌安富为什么被称为中国三大陶都
安富作为荣昌陶的主产地,长期以来积累了深厚的陶文化底蕴,与江苏宜兴、广州佛山石湾齐名,并称为中国三大陶都。安富位列中国三大陶都,并非浪得虚名,而是有实实在在的的实力支撑。
丰富的陶土资源是安富成为中国三大陶都的自然资源支撑。自古以来,安富自然资源丰富,具备陶业发展的优越的先天条件。首先是丰富的陶土资源。安富境内的陶土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据目前初步估算,储量在1.1亿吨以上。而且由于陶土资源埋藏浅,地层稳定,极易开采,为陶业在安富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为可靠的前途条件。同时,安富境内地面森林覆盖率高,地下煤矿资源丰富,为陶业的发展提供了第二个必要的前提。因此,自古以来,“前山矿子后山碳,中间泥巴烧窑罐”的民谣在安富广为流传。
悠久的生产历史为安富成为中国三大陶都做了厚重的积淀。从当代的考古发掘来看,安富境内不仅发现有汉代的陶俑、宋代的民窑遗址,还有明清的龙窑、阶梯窑等多处。这充分说明,从自古至今,安富作为一个重要的陶器生产基地,一直没有间断。特别是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