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忆往——我所经历的芷江抗战及其他.docVIP

八十忆往——我所经历的芷江抗战及其他.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十忆往——我所经历的芷江抗战及其他 杨桂秀 口述 张青松 整理 注:今天适逢外婆88岁寿辰,现将她老人家的访谈口述整理出来,让我们沐浴和平阳光的后辈共同缅怀那段国破山尤在的战火岁月。 我于1922年农历四月初一出生于今芷江县竹坪铺乡芦坪村二郎坪组一贫农家庭,2岁丧母,父亲随后娶了继母,育有两个子女。我儿时对战争的记忆是从11岁那年开始的…… 一、1933年李陈大战芷江 1933年农历5月,我妹妹出生,正值小军阀李宝成围攻军阀陈渥于城内,置全城万余百姓于水生火热。对于蛮荒之地很少见证战火的朴实山民来说,分外好奇之下,白天务农的我爹与二伯,只有趁每天晚饭后的闲暇,悄悄从房侧摸到屋后名为仙鹅抱蛋的高坡,远眺芷江城墙上的“打炮子”,火光映红了半天天,直至半夜炮火消退,才意犹未尽的回来。我继母正在坐月子,碰巧第二天就犯病。按照当地旧俗,认为是我爹晚上带了什么不干净的污秽回来所致,以后也没能去看了。其实,那时我们并不知道,当时城墙高大,易守难攻,省主席何键派一架双翼螺旋桨飞机配合李宝成攻城,降落在东门外1公里的教场坪。这个自明清以来一直训练驻军的大坪,起到临时机场的作用,后遂有芷江先落飞机再修机场的传闻,这算芷江机场之始吧。 二、1939年躲飞机 1936年农历10月,年仅14岁的我经人介绍,嫁到县城河西城郊的谭家坳(今芷江镇小溪村三组,解放后更名为许家坳,因婆家姓许,故名)。最初,生活一切都显得平静而祥和。第三年农历3月,伴随长子出生,不久即被呼啸而下的炸弹打破了和平,日本飞机开始对这一湘西小城频繁侵扰,人们开始在听警报、躲飞机的惶惶恐惧之中艰难度日。通常,位于现在县城钟鼓楼的空袭警报在空袭前后计响彻三次:日本飞机刚出动、飞临上空轰炸、炸完飞走,其中得数轰炸时叫得最凄厉,无不胆战心惊。当城里居民听到第一遍警报时,人们成群结队,蜂拥争相向城郊逃避。我们也闻讯从家里躲避到田坎下,正好与城里逃难的人群相遇,因小孩从未见到这么多生人,哭闹不止。大家说:“不要被日本佬听到,不然我们全被炸死,赶快将奶塞到他嘴里。”急迫之下,我不顾羞涩的照做了,小孩顿时不哭了。 当然城内也有没逃避飞机轰炸的,有的毫发未损,有的却被炸死炸伤。有个名叫龙家胖老爷的大财主,肥胖得走路都费劲,不愿携老扶幼到乡下躲飞机,就在自家宅院中挖一地洞以供就近躲避。哪知轰炸时,日本炸弹正巧扔到他家,炸塌了洞口,全家除一人出门幸免外,其余全部在洞内遇难。 三、汉奸指引轰炸黄甲街弹药库 在日机大轰炸中,损失最重的还是以军火库为代表的军用目标。当时,随着沦陷区大量部队、机关、物资装备的涌入,县城一度人满为患。为避免日机轰炸受损,军用物资、马匹大多囤积在城郊的大户人家,主要散布于黄甲街、社塘坪、蜈蚣坡、汪家浪、廖家垅等地。日机为准确捣毁这些军用仓库,收买汉奸渗透、打探,以备在轰炸时指引目标。位于河西桥头黄甲街的大福寺就储存着数以万计的枪支弹药,被汉奸侦知。利用日机在大晴天轰炸时,汉奸以镜子照射形成反光,指引飞临县城上空的日机投弹命中。刹那间,从下午两三点左右被炸开始,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夹杂着劈里啪啦的子弹引爆声一直响彻到天黑,至半夜仍不间断的冷不防响几声。第二天,才发现大福寺化为平地,周边民宅也化为乌有。损失之大,不可估量。 地处县城舞水上游6公里的糯溪(今蟒塘溪大坝下游附近),有户独立的陶姓人家屋后坎上被扔一个炸弹,巨大的爆炸声震撼了整个房屋,碎石、渣土砸烂了屋顶的瓦,屋内的碗、碟、盆等陶瓷用品均被震碎,幸好全家人白天在户外劳作,无人受伤。事后判断,屋前晾晒的一床白色蚊帐成为误导日军轰炸的“罪魁祸首”。为吸取教训,当地保甲贴出告示,严禁在空袭警报来后,仍晾晒蚊帐、床单于户外露天下,也不能燃炊烟。经此后,当地再未遭受轰炸之苦。 四、抗日碉堡的修建 芷江军民并非任凭侵略者欺凌,更不被轰炸屠杀吓倒。在动员壮丁在教场坪原址修建机场的同时,逐渐在芷江机场周围山头修筑碉堡,构成地对空防御体系,严防日机偷袭,保卫芷江机场及其周边军事目标。 碉堡有两种,一种是水泥卵石混合的混凝土建筑 1

文档评论(0)

nhgd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