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五加皮植物历代文献整理.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韩五加皮植物历代文献整理 作者:李承炫 李兴广 【关键词】? 五加皮 ?  【摘要】 本文就中韩药用五加皮植物的历代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整理比较。两国五加皮植物较多,有其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韩国五加皮中的无梗五加、刺五加与中国的五加皮拉丁名称相同为同种五加,但产地不同;中国药典规定以细柱五加为正品,韩国药典规定以无梗五加为正品。韩国药材市场多以自产唐五加皮的根皮做中国的细柱五加。关键词 中韩 五加皮 植物 文献对比   五加皮始载于《本经》 [1]? ,列为上品,谓五加皮“味辛,温,无毒。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国内古今药用五加皮植物包括五加科五加属的多种植物外,还有同科不同属和不同科的植物。如:萝摩科植物香加皮,有毒性。目前文献 [2]? 记载药用五加皮的植物有26种8变种。广布于全国各省,长江流域最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规定五加皮的正品来源为细柱五加(Acanˉ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的根皮。刺五加另条收载,北五加皮也单列为香加皮。现就中韩五加皮的古代文献有关记述整理如下。   1 中国药用五加皮的文献整理      关于五加的植物形态,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名医别录》 [4]? 载:“五加皮,五叶者良,生汉中及冤句。五月、七月茎,十月根,阴干。”《蜀本图经》 [5]? 曰:“树生小丛,赤蔓,茎间有刺,五叶生枝端,根若荆根,皮黄黑,肉白骨硬。”《图经本草》 [6]? 曰:“春生苗,茎,叶具青,作丛,赤茎又似藤蔓,高三五尺,上有黑刺,叶生五叉,作簇者良,四叶三叶者最多,为次,每一叶下生一刺,三四月开白花,结细青子,至六月渐黑色。……今江淮间所生乃为真者,类地骨,轻脆,芬香是也,其苗茎有刺类蔷薇,长者至丈余,叶五出如桃花,香气如橄榄,春时结实如豆粒而扁,春青,得霜乃紫黑;……江淮吴中往往以为藩篱,正似蔷薇金樱辈。”《本草蒙筌》 [7]? 曰:“山泽多生,随处俱有。藤蔓类木,高并人肩。”《本草纲目》 [8]? 曰:“春月于旧枝上抽条,山人采为蔬茹”。   中国药用五加皮自古代以来,品种较为混乱,究其何者为五加皮正品,历代医家说法不一。《图经本草》 [6]? 曰:“五加皮……今所用乃有数种,京师北地者,大片类秦皮、黄柏辈,平直如板而色白,绝无气味,疗风痛颇效,余不入用。吴口乃剥野椿根皮为五加皮,柔韧而无味,殊为乖失。”近代医家对其品种也有如下两种观点。其一,李维贤 [9]? 等依《本经》和《名医别录》上所载的五加皮异名“豺漆”、“豺带”进行品种考证。他认为“豺漆”是借助豺的毛色与形态,喻示五加体茎密生着“茶褐带微红”,就是酷似“豺毛”那样的针状刺。实际上是取其茎态的形象比喻而命名。红毛五加符合这一特征,故认为“豺漆”是指红毛五加。其二,“豺节”是借助豺毛的另一种颜色与形态,喻示五加体茎还有密生着“黄灰”色针状刺者。实际上是取其茎态的形象比喻而命名,而符合于现在的刺五加。宋学华 [10]? 认为“豺”是指瘦,“漆”是指漆树。所以《本经》中载有“豺漆”之名是以五加似漆树有分泌树脂的功能但细瘦而命名的。而《名医别录》的“豺节”? 中“节”字为“棘”之误写。因此“豺节”应为“豺棘”,故“豺节”是以五加细瘦且具粗刺的形态特征而命名的。他又对《证类本草》、《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五加附图与五加皮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确定历代本草所载的五加皮,均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的根皮。同时,把文献记载的五加皮形态及产地结合现今五加属植物分布与形态,经考证五加皮正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 Smith) [10]? 。并对《证类本草》、《植物名实图考》所载的五加附图与五加皮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确定历代本草所载的五加皮,均为五加皮属植物的根皮 [10]   2 韩国五加皮的文献整理   五加皮在韩国古代文献中对其产地、形态等均有论述。朝鲜时期(1417年)《乡药救急方》曰:“五加皮……五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干”,对其采集时期及炮制方法进行了描述。朝鲜时期(1433年)《乡药集成方》 [11]? 曰:“五加皮……一名豺漆,一名豺节。五叶者良。五月、七月茎,十月根,阴干。”朝鲜时期(1433年)《东医宝鉴》 [12]? 云:“五加皮……生山野,树生小丛,茎间有刺,五叶生枝端,如桃花,有香气。三、四月开白花,结细青子,至六月渐黑色,根若荆,根皮黄黑,肉白,骨更,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干。”上述五加皮形态描述与中国本草文献《证类本草》 [13]? ,《图经本草》 [6]? 中记载的内容几乎一致。韩国现存最早的官修方书《乡药集成方》 [11]? 将五加皮列为上品,可见在当时韩国已对五加皮的药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据《东医宝鉴》 [12]

文档评论(0)

nhgd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