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的来源.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大学的起源探析 ? 张祥平先生在《人生六境·心智》中说,心有二义,即心脏与神志;智分六等,即初智、天智、理智、言智、仁智、大智。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也就是人类心智的进化史。从远古时代的钻燧取火、结绳记事,到上古时代的刻符造字、化民成俗,再到信史时代的授业解惑,设科取士,人类的心智一直在发展。文字与教育就是心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而大学则是人类用于传播心智的高级场所。 一般认为中国大学发端于殷商时期。但也有史料佐证中国大学起源于五帝时代的虞舜时期。据《〈礼记·文王世子〉注》),中国的五帝时代(公元前二十七世纪至纪元前二十三世纪)就有大学,那时的大学叫做“成均”。所谓五帝时代,是指黄帝(姬轩辕)、玄帝(姬瑞顼)、喾帝(姬夋)、尧帝(伊放勋)、舜帝(姚重华)统治前后约五百年的历史时期。黄帝、尧帝、舜帝因常被史学家和儒者所称道而为人所周知,玄帝与喾帝却鲜为人知。远古的“帝”,并非现代意义上人格化的“上帝”,甲骨文中的“帝”是指能够与“天”沟通的烟火,也就是说,尊称某人为“帝”,意味着他具有与“天”沟通能力。 中国大学起源于虞舜时期,虽然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学证据,但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也是有可能的。 一、作为教育不可勿缺的媒介——文字(或准文字)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可操作的媒介。 仓颉造字毕竟是传说,据考古学的发现,早在仰韶时代(距今约6500至4600年)前期的半坡、姜寨、北首岭遗址中已经出现作为文字前驱的刻划符号,到了仰韶时代的后期和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至今4000年),刻划符号被广泛运用,而且不同地区的刻划符号出现形体趋同的现象,另外,在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晚期均发现图画文字,它与刻划文字一起,共同构成甲骨文的来源。也就是说,距今约4500—4000多年即父系氏族的晚期,文字在古中国已出现!复杂的文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在一天一夜完成的,但中国人喜欢把历史与文明的进步归功于某些“超人”或“伟人”,譬如,史载黄帝就发明了房屋、衣裳、车船、兵器、陶器、阵法、音乐等多种东西,缧祖发明了养蚕抽丝,隶首发明了算术,容成发明了历法等,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个人的超能力,而应当把它们理解为一个时代成就的反映!文字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为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媒介。 二、五帝时代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大学的创立提供了社会基础与政治保证。 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初具规模,部落首领为了传授生产经验和思想文化,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说,“君子若要化育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尚书·兑命》也说:“永远要念念不忘教育”。(“念终始典于学”)。舜帝于是设立学校,为子民接受教育提供了场所。中国最早的大学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礼记·王制》中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有虞氏,即舜帝,在舜帝摄政、执政期间(公元前2285年至2208年),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舜帝,就开始设立不同层次的学校,将贵族子弟集中在“上庠”、平民的子弟集中在“下庠”加以培养教育。汉代的郑玄、唐代的杜佑均认为所谓“上庠”就是的大学、国学,是专门为氏族部落的首领及贵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地方。(郑玄《礼记注》:上庠、东序、右学三种是大学,下庠、西序、左学三种是小学。大学即国学,所以养国老;小学即乡学,所以养庶老。;杜佑《通典礼十三》:有虞氏大学为上庠,小学为下庠)。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在摄政时期,用不变的刑罚告示人民。用流放来宽宥触犯五刑的罪犯,用鞭杖作为官府的刑罚,用槚楚扑打作为学校的刑罚,用黄铜作为赎罪的处罚。(象以典刑 ,流宥五刑,鞭作官刑 ,扑作教刑,金作贖刑,扑作教刑)。所谓“槚楚”,是指用槚木荆条制成的刑具,类似于后来戒尺,这也许是中国学校设立刑罚的先例。 三、随着氏族部落的政治形态逐渐向国家转变,统治者需要培养官吏及祭祀、礼乐、军事等活动的专门人才,大学应运而生。 五帝时代的后期,属于国家这一政治形态的草创时代,虽然在权力的传递形式上仍然保留了带有原始民主特征的让贤制度,即所谓“禅让”,但随着部落首领权力与财富的增加,以及宗教权利的垄断,社会的分层已不可避免,各种政治、宗教、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统治者需要从本部落成员的子弟中选择出一些人才集中起来加以培养,于是学校乃至大学应运而生。 一是国家制度已初具形态,需要培养专门人的人才作为官吏的后备。黄帝时期,即设置了监督各部落和民从的官职;唐尧时期,即有所谓四岳十二牧,共同组成统治集团治理天下;虞舜时期,则制定了比较完整的礼仪和刑法,任命九官,即司空、稷、士、司徒、共工、虞、秩宗、典乐、纳言,分掌政事、经济、司法、教化、手工业、林泽、礼仪、音乐、传达等诸事务,还规定了“三岁一考功,三考黜陟”的官史

文档评论(0)

tdqm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