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部分有关各领域的海外研究著作.docVIP

中国史部分有关各领域的海外研究著作.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 (美)洪长泰 著 注:该书属于域内外民俗学丛刊一种,根据哈佛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译出。中文版序由钟敬文撰写。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民间文学的发掘、讨论和推广。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美)列文森 著 注:该书是一个天才人物写的一部天才的著作。一部现代经典,西方“中国研究”一个时代的象征。很少有哪一部著作能够引发如此普遍的关注,如此持久的讨论与讨论。尽管七十年代以来批评之声就不绝于耳,人们却始终无法回避它所提出的问题。 《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 史华慈等 著 注:该书属于《五四与现代中国》丛书一种,收录了史华慈、周策纵、余英时、德利克、施瓦支、弗斯、林毓生、格里德、李欧梵、戈德曼等十位学者有关五四运动的文章。 《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论五四》 萧延中、朱艺 编 注:该书属于《五四与现代中国》丛书一种,收录了周策纵、胡秋原、周阳山、金耀基、张灏、余英时、谭志强、张玉法、周玉山、洪长泰、王自扬、周明之、汪荣祖、陈晓林、陈曾焘等十五位学者有关五四运动的文章。 《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 (英)冯客 著 注:该书是以作者博士论文为基础撰写而成的,研究了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 《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 (美)史景迁 著 注:该书初版于1981年,主要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些知识分子在推动中国改良和革命中的作用,根据这些知识分子留下的大量历史文献(主要是小说、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描述和分析他们的心路历程。 《现代中国的思想冲突:民主主义与权威主义》 (美)纪文勋 著 注:本书作者系美籍华人。自从五十年代移居美国后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工作。作为他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该书于1986年在美、英两国同时出版。这时作者已经去世两年了。 《救亡与传统:五四思想形成之内在逻辑》 (日)近藤邦康 著 注:谭嗣同、章炳麟、李大钊三位思想家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大救亡运动的思想代表人物,本书试图通过对他们思想的分析来说明中国的近代历史。 《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 (美)周策纵 著 注:在中国近代史上,再没有任何的主要事件像“五四运动”这样惹起各种的争论,这样广泛地被讨论,可是对它的正式研究却又是如此贫乏不足的了,再基于其他几点原因,作者写就这本书 新儒家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 (美)艾恺 著 注:作者在序中提到,为什么称梁漱溟为“最后的儒家”。在近代中国,只有他一个人保持了儒者的传统和骨气。他一生的为人处事,大有孔孟之风;他四处寻求理解和支持,以实现他心目中的为人之道和改进社会之道。 《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美)墨子刻 著 注:1977年该书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问世后立即引起美国及国际汉学界的普遍重视,美国亚洲学会,《哈佛亚洲研究》都曾组织对这部书的专题讨论。 《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化的自我》 (美)杜维明 著 注:该书第七章有对新儒家的宗教信仰和人际关系的论述。有关新儒家成员的基本介绍,可以参看李山等著的《现代新儒家传》(非汉学著作) 明清经济史 《纵乐的诱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加)卜正民 著 注:连向来以文笔流畅著称的史景迁都称赞,这是一部赏心悦目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充满了动感和细节。 《州县官的银两:18世纪中国合理化的财政改革》 (美)曾小萍 著 注:孔飞力在评论该书时说道,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学研究领域,建立在档案之上的对于制度的最好的研究。它将为一代研究者树立标准——这是了不起的成就。 《扬州盐商:十八世纪中国商业资本的研究》 (美)何炳棣 著 注:该论文原刊载于Harvard Journal Asiatic Studies,17卷1、2合期。由巫仁恕翻译成中文。 明清技术史(补充) 《长物志:明代物质文化与社会地位》 (美)柯律格 著 注:目前暂无中译本。 《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 (美)白馥兰 著 注:该书力主将科技看作是表达与塑造中国文化、社会形态-的有力的物质形式,并采取这样一种视角考察了宋代至清代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女性技术”,从家庭空间与生活、女性的纺织生产、女性生育与保健等三个方面,分析了科技如何强有力地传播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规则与女性角色。 金文与西周史 《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 (美)钱存训 著 注:该书的第三者有关于金文的性质、类别、款式和用途的叙述。 《西周史》 (美)许倬云 著 注:该书于再版前言中写道,本书出版迄今,已经逾年,去年并有幸获得两项金鼎奖。受奖时,念及先母,不但语不成声,实因此书属稿时,领取

文档评论(0)

tdqm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