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乡镇经销商是这样卖车的.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乡镇经销商是这样卖车的  ??地点:江西某乡镇市场 案例:卖车风波 兵法计谋:“苦肉计” 兵法云,“上兵伐谋”,虽然商战没有硝烟,但何尝不是刀光剑影。善于在商战中运用灵活的战术,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摩托车营销近几年来早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销商们更是整天把头皮都快想裂了,为得就是多卖出几辆车。那怎样利用有效的资源在激烈的商战中取得优势,不但考验摩托车产品的自身实力,同时也可以看出各位商家谋略的高下。以下是一篇真实的故事,虽然此位经销商的做法有些极端,但其开动思路、主动营销的劲头,还是值得称道的。 说的是江西赣北某地一个热闹的乡镇,由于当地资源丰富,老俵们都富裕了,自然而然地都买起摩托车作为致富交通工具。 镇上有五六家卖摩托的,各卖各的品牌,倒也相安无事,每家每年都能卖出300台左右,没有哪家能超出许多。做某品牌的赵老板靠其过硬的质量、新颖的造型完善的售后服务,硬是把不知名的品牌在当地打造成知名品牌,成了赵老板疼爱有加的赚钱机器。 话说有一天,赵老板刚参加完某品牌在广州举办的表彰大会,大清早兴致勃勃地把自家的店门打开,心想,今天刚好赶集,又可以多卖几台车了。咦?啥时候对面也开了家卖摩托的?卖啥牌子?赶忙招呼伙计到对面去看看。伙计眼尖,一看大叫:“老板,对面也卖我们的品牌摩托!”这不,对面店门头清楚地写道“正宗某品牌××镇专卖店”,赵老板大手一挥,伙计们咱们到对面瞧瞧!六七个伙计一起随着老板冲进对面店堂,再看:哗!里面整整齐齐摆放了四十多辆与自身品牌一模一样的摩托,款式多种多样,还都明码标价。每台车都比自己平时卖价便宜100元左右,这架势不是要我赵某人关门吗?于是对导购小姐怒吼:“这家老板是谁?快叫他滚出来!”话音刚落,一个文质彬彬,外乡人模样的年轻人上前道:“我是这家店的老板,我姓李,请问有什么事?”赵老板仗着自己人多,对方又像外乡人,二话不说揪住李老板前胸,迎面就是一记老拳。李老板一下子就打得坐在地上。本来乡下老俵都爱看热闹,一下子围上来三四百人,争相看个究竟,这下可不得了,双方人马打得不可开交。有好心人打电话报警,有好事者叫当地电视台来报道,一时间场面真热闹非凡。 整个上午街头巷尾都在谈论两家老板,有的说赵老板平时赚钱太多,有的说李老板抢生意,该打!也有的说厂家不负责任,一个地方搞两家代理商,造成相互压价,两虎相争,连当地110、电视台也分不清孰是孰非。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得实惠的确实是咱老百姓。 赵老板自然是每几天都要到对面去闹一阵,老俵们更加相信李老板卖的是正宗的品牌车了,于是到李老板店里买车的人倒是越来越多了,款式多还便宜,服务也热情,叫我也会到李老板那里买! 可怜的赵老板这一年辛苦下来,才卖了几十辆某品牌摩托,而且都是亲戚卖面子不过,才不得已买的。李老李老板呢,一个外乡人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卖了800多台车子,占整个市场销售一半左右薄利多销嘛! 忽然有一天,有老俵看见赵、李二位冤家坐在某大酒店雅座里有说有笑,推杯换盏,于是恍然大悟:原是苦肉计! 假做真时真亦假,如何更好地开拓市场,如何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有时候商家就是需要这样不露痕迹的商业炒作。往往就是在人们谈论这类炒作事件的同时,也就无形中成为了商家的俘虏。 记得看过刘墉先生的一本书,名子叫《我不是教你诈》,看完上述的案例,有的商家可能会觉得不以为然,这种伎俩也太普遍了,商家更猖狂地借“车托”来打击竞争对手,忽悠消费者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有的商家也许会“恍然大悟”,原来卖车需要这样来卖的,甚至会懊悔自己原先卖车太老实了、太本分了,应该多想几个法子来忽悠忽悠竞争对手还有消费者。有些商家会说,不要责怪我太坏,只因这世界变化太快。 卖车是需要好好动动脑筋的,运用什么兵法本也无可厚非,但用“兵不厌诈”来搪塞似乎也太过于惹是生非,谁都可以忽悠,但消费者,商家的衣食父母绝对不可以忽悠,消费者可以被你忽悠一次,那第二次、第三次呢?消费者希望得到的是商家的诚心相待,你的品牌相对低一些也许影响并不太大,只要你有足够的诚心还有完善周到的服务措施,自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否则,商家看到的会只有变数!

文档评论(0)

whhv36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