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人的香文化 明代陈洪绶《斜倚熏笼图》。妇人拥被斜倚在细竹篾条编制成的熏笼之上,笼下香炉既香且暖,这是当时社会生活习俗的写照。 中国古人的生活中似乎处处都离不开香,那种深广的薰香的氛围,跟那时的缓慢的生活节奏很相合,使生活充满了宁静和温馨的情趣。 中华古国是“礼仪之邦”,许多事都是围绕着一个“礼”字,亲友相敬是礼,朝堂行止更是礼。“香”也跟它息息相关。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就有了燔香祭祀的礼,以表对天地人神的谦卑和敬意。个人修养中的干净整洁更离不开“香”,居家生活也要常常焚香,读书前,弹琴前,心中怀着恭敬,净手,整理衣冠,焚香。 自先秦时,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无论男女,都有随身佩戴香物的风气。《礼记》说:“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容臭(臭:xiu气味)”,即香囊,佩于身边,既可美自身,又可敬他人。这里可见先秦少年拜见长辈先要漱口、洗手,整理发髻和衣襟,还要系挂香囊,避免身上的气味冒犯长辈。《诗经》和《楚辞》中也多有对香木香草的歌咏:“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萧”、“艾”都是菊科蒿属植物,是古代较常用的香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生活,听上去真是很美。 中国古人崇尚内美而外香,这跟他们相信人与自然合一,并重视精神生活也有直接关系。用香不是重在味,而是重在质,以求能祛除邪秽,颐养精神。因此,雅正而有药用价值的香木香草才是首要,所以兰菊之类就成为常见的香物。 文臣含香的典故 东汉恒帝时,有一位名叫刁存的侍中,年纪大而有口臭,上朝面奏时皇帝就难以忍受。一天,汉恒帝赐给刁存一个状如钉子的东西,命他含到嘴里。刁存不知何物,惶恐中只好遵命,入口后觉得味辛刺口,便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他没敢立即咽下,退朝后便急忙回家与家人诀别。恰好有人来访,感觉此事有些蹊跷,便让刁存把“毒药”吐出来看看。刁存吐出后,却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朋友认出这是一枚上等的鸡舌香,是皇上的特别恩赐。虚惊一场,遂成笑谈。 也许正是刁存口臭的提醒,口含鸡舌香奏事逐渐演变成为当时的一项宫廷礼仪制度。蔡质(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叔)编写的《汉官仪》,便记录了当时这项风雅的宫廷礼仪规定,尚书郎要“含鸡舌香伏奏事”。“鸡舌香”形如钉子,又名丁子香,它可不是我国北方的丁香,它是东汉时一种名贵的进口香药,含之能避口臭,令口气芬芳——可谓今天口香糖的老祖宗。 “含鸡舌香伏奏事”后来衍变成了在朝为官、面君议政的一种象征。例如唐代刘禹锡刚被贬为郎州司马时,在《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写道:“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诗的大意说,皇帝现在派我们来治理这种蛮荒之地,而昨天我们还曾经一同在朝堂之上共事。唐代诗人和凝也有诗云:“明庭转制浑无事,朝下空馀鸡舌香。” 《魏武帝文集》中有个曹操向诸葛亮送鸡舌香的故事,说的是三国时期,曹操有一次将鸡舌香精心包装起来,并修书一封写道:“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遣使者把香送到千里之外的孔明军中。——何意?当然不可能是讥讽孔明先生口臭。这里是向诸葛亮示好,以表招贤纳士之意。暗示:我曹操希望能和你诸葛亮一起口含鸡舌香,同朝为官。可能是这一招太过含蓄温文,所以偏好撰写奇谋秘计的《三国演义》没有采用这故事。 薰香的趣话 张良是刘邦的谋士,没有张良“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神谋远略,刘邦就做不了天下。东汉末年时曹操手下就有一个被他视为张良的谋士,名叫荀彧(字文若,今河南许昌人)。此人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忠孝廉义。他曾官拜尚书令,人称“荀令”。这位重臣仪容严整,风度翩翩,有美男子之称。他善薰香,据称他身上的香气,百步可闻;所坐之处,香气三日不散(《襄阳记》载“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成为世人的美谈和效仿的对象。他可以说是香的精神与人的气质糅合在一起的典范了,后世常以“荀令香”或“令君香”来形容大臣的风度神采。 六朝及唐代时,上层社会熏衣、熏被褥已成习俗。女人的衣裙熏香自不必提,士大夫的衣袍也要熏染一番。唐代的上层极其喜爱焚香与使用香料。浴缸中加香料,而衣服上则挂着香囊。香囊是一种镂空为花卉和动物图案的空心金属球,其内平衡架上悬有一金属制成的焚香盂,外面可以任意圆转。由于内有机关巧智,所以里面的焚香盂始终保持平衡不倒。主要用来熏衣被和寝具,香料常具有杀虫作用。香囊精巧玲珑,便于携带,除了放在被褥中熏香外,妇女们还喜欢佩带它,男人也不例外,无论狩猎、出行、游玩,均随身携带。所过之处,香气袭人。当时的男人甚至还有互相攀比香料的习俗。唐中宗时就有一种高雅的聚会,大臣们在会上“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 唐朝皇帝有时也佩戴香囊,而在腊日(腊月初八,岁终祭祀百神之日)的庆典上,就更是非佩带“衣香囊”不可了。每年的腊日,唐朝皇帝都要向大臣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5.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C.docx VIP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导论(厦门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评分标准(1).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2024四年级上册-人教精通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深圳市某鲁班奖工程幕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 VIP
- 第9课《数据画家》(课件)-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光华主编详细习题答案.doc VIP
- 技术询标问卷.docx VIP
- EB Propsim C8信道仿真仪操作手册.pdf VIP
- 融通集团校招笔试题.pdf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