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4
1.1项目背景 4
1.2项目概况 6
1.3 结论与建议 7
第二章 水 文 9
2.1水资源概况 9
2. 2 气象条件 9
2.3 分析 10
第三章 工程地点及规模 12
3.1工程地点 12
3.2建设规模 13
第四章 工程任务和规模 14
4.1 设计依据与原则 14
4.2 技术方案 14
4.3推荐方案 15
4.4工程量汇总 15
4.5运行方式 15
第五章 工程设计 16
5.3工程规划设计 17
5.4清淤工程设计 18
第六章 工程管理 20
6.1管理机构 20
6.2工程管理范围 20
6.3工程观测 20
6.4防汛抢险设计 21
第七章 施工组织设计 22
7.1施工条件 22
7.2建筑材料 22
7.3河道清淤工程 22
7.4主体工程施工 23
7.5施工总体布置 23
7.6施工进度计划 24
第八章 节能方案 25
8.1项目能源消耗种类 25
8.2综合能源消耗指标计算 25
8.3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耗量 25
8.4节能措施 26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27
9.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依据 27
9.2环境影响分析 27
9.3环境保护措施 28
9.4结论 31
第十章 工程招投标 32
10.1招投标方案 32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4
11.1投资估算 34
11.2资金筹措 36
第十二章 社会评价 37
12.1社会影响分析 37
12.2互适性分析 38
12.3社会风险分析 39
12.4社会评价结论 39
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 40
13.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40
13.2防范和降低风险措施 40
第十四章 结论及建议 42
14.1推举方案概况 42
14.2 结论 42
附表:
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
附表2:工程概算表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河道清障护坝工程
1.1.2承办单位:********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A、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设计文件的委托书
B、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C、现行有关技术经济范围、标准和定额资料
D、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1.4执行的主要规范、规程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5021-93《防洪标准》 GB50201-94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DT338-89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QBJ10-89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SDJ10-78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1.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5.1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①********河道由于久未治理,年久失修,现状的防洪标准已不足5年一遇,其设防标准既不适应城市安全要求,也不满足流域规划确定的防洪要求。
②********河道由于年久失修,其所在流域的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皆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因此,该工程建设亦是生态环境的需要。
③近两年,我国粮食产量有了较大提高,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业农村出现了多年未见的好形势。但目前现有水利工程,特别是水利工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主要靠农民投劳、就地取材建成,标准不高、配套不健全,长期运行又无力维护,现有农田水利工程严重老化失修,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脆弱,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响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收,特别是丘陵山区,一场重大自然灾害就可能使刚解决温饱的农民返贫。
1.1.5.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在********实施********河道清障护坝工程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且项目可操作性强,受群众欢迎。
①领导重视。********结合县水利局专业人员,通过进行现场勘查,一致认为单靠增高桥面只能暂时解决出行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患问题。因此,****人民政府组织人员成立工作小组,明确各自任务与责任,为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领导和组织保障。
②技术成熟,农民积极性高。为了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全县加大了荒山、荒岭、荒坡、荒滩的综合开发、治理力度,通过狠抓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片区开发等工程建设,“四荒”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县已完成开发面积30万亩,尚有适宜开发的土地41.5万亩。本项目区所涉及的村现有土地土层薄、地势不平,保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