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古代诗歌复习教学要点
——诗歌鉴赏之素读、品读与审读
龙岩市普教室 王钧涛
一、
(一)素读
2011年重庆高考题
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风波”
指本意意义上的风波,扣紧“扬子江头几问津”。
2.“客愁新”
析诗经常要注意倒装,是指新添的客愁。
3.“西飞白日忙于我”
这句很难。直译为“向西飞逝的白日比我还忙碌”
如何意译?
向西飞逝的白日——白驹过隙——夕阳西下——忙忙碌碌的我——一事无成——(再扣“夕阳西下”)——老而无为
4.“ 南去青山冷笑人”
向南远去的青山——青山怎会向南走去——因为我的船向北走——青山的情态如何——冷笑——冷笑的对象是什么——人——别人?我?——诗中的主人公只有我一个——倒退的青山冷眼笑看着我
5. “孤枕不胜乡国梦”: 孤枕——独自一人的漂泊——不胜——不能承受——乡国梦——思乡的梦
6. “敝裘犹带帝京尘”
敝裘——破旧漏风的裘衣——帝京尘——偏正短语——京都的尘土
7. 交游落落俱星散
交游——相知游学
落落
(1)落落大方:性格开朗
(2)落落不群:性情孤傲
(3)衰落、破落、没落、零落:衰败
(4)本意:树叶脱落
(5)落落:孤独。《后汉书 耿弇(yǎn)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8. 吟对沙鸥一怆神:
吟对沙鸥——对沙鸥吟 怆——悲伤
意译:徘徊在长江岸边,几番求渡却不得,江上风雨烟波一如旧时模样,而我这渡客却又添了新的愁绪。夕阳跟我一样向西边匆匆坠落,两岸青山冷笑着看我一路北行。独行独宿在漫漫旅途中,无法克制住对故土家国的思念,我那破旧不堪的裘衣似乎还沾染着京都的风尘。旧日一起游学论道的友人如今已四散分离,不知漂泊到哪儿去了,只剩下我孤身一人对着沙鸥吟诗,抒发离别的孤寂与伤悲。
(二)品读
浙江省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定 林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甘”指甘泉,这对有些学生来说,可能还是转不过弯来。“凉病齿”三字值得探究,山涧泉水虽然凉了一点,但毕竟是在夏天(这从“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可以看出),可就是这样一种凉水,诗人在漱口时还是刺激到病齿周遭异常敏感的神经末梢。其实不仅牙齿,诗人这期间还同时患上了眼疾、腰疾、昏眩等病症。因此在他的诗中提及患病的就有40余首,可见病痛对诗人的身心造成了多大的贻害。而体会不了“凉病齿”对一个百病缠身、政治受挫的孤独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也就无法从意脉上衔接“息烦襟”了。“坐”在这里如果解释为“因为”(“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解得通,且不太影响诗意。第二联(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比较白,基本没有阅读障碍。第三联的“但留云对宿”也好解,但“仍值月相寻”的情境解读就有点难了,“寻”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寻”?学生可能会卡在这里。即使考完看参考答案,近乎直译的“又逢明月相寻”还是让人觉得雾里看花、似懂非懂。这是诗中最关键的两句,作者在这里精心编排了一出“人—云—月”的情景剧:白云啊,你不要走得那么匆匆,纵然前方有瑰丽奇景,也不妨停下你羁旅的脚步,和我这样一个摆脱尘世烦恼的老人共眠一宿吧;清丽的明月啊,你是在和我捉迷藏吗?你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探头找我,你姣好的容颜和脱俗的清辉是怎样地让我感动和流连啊!在心力交瘁、身心俱疲的境况下,诗人表现出了作为伟大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顽强的抗压意志,展现了归隐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的忘我情思。
审读
题目:“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案:“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针对答案,我有一个问题:这个答案能检测出考生对这句诗歌真正的理解能力吗?恐怕不一定。“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由于题目的指向性强,考生对这句诗即使理解不多,也能很轻易地在这十个字中找出富有表现力的三个动词:留、宿、寻。找出这三个动词,其拟人的表现手法也就不言自现了。问题是,答出了拟人,就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就体味了诗中的意趣了吗?不一定!在这三个动词之外,还有三个词对准确解读诗句是非常关键的,这便是“对”“值”与“相”。而这三个字恰恰又是这句诗的难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