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文字问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力《古代汉语》有关文字问题的研究 摘要:本文拟就王力《古代汉语》一、二册文选注释中值得商榷的文字关系,即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误注与失注,加以系统考证,以期修正教材文字关系处理上的错误,服务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误注;失注 Study for Wang Li’s “Ancient Chinese” about the Word Problem Abstract: The paper is pointed to the doubtful words relationship in the analects annotation of Wang Li’s Ancient Chinese for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volume, namely, to the error annotation and stolen annotation about interchangeable words、ancient and modern wordsvariant forms of a Chinese character, to perform the system research, by the time revision teaching material words relationship processing in mistake, and serv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changeable words; ancient and modern words; variant forms of a Chinese character; error annotation; stolen annotation 王力《古代汉语》是国内一部最为通用的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然而,因受我国古典文献情况复杂等诸多因素影响,教材文选注释中很多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的处理不甚恰当,教材虽经数次修订,但都未能改正。就目前情况来看,学术界对该教材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主要集中于文选词语注释方面的订补,而对文字关系的研究考证多集中于通假字。本文拟就教材第一、二册文选注释中的有关文字问题, 即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特别关注注释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加以系统考证,以期修正该书中文字关系处理上的错误。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注释对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这三种性质不同的现象有意识地使用不同的术语把它们区别开来。凡通假字均以“通”为注,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一句“寤”注为通“牾”。教材第一、二册文选注释中共有144处通假字注,其中值得商榷的有25处,失注8处。古今字用“后来写作某”或“某,某的古字”表示,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一句“大”注为“后来写作太”。 教材第一、二册文选注释中共有59处古今字注,其中有9处失注。异体字用“同”字,如《左传·齐晋鞌之战》:“右援枹而鼓”一句“枹”注为“同桴”。教材第一、二册文选注释中共有42处异体字注,其中值得商榷的有2处,失注3处。下面就值得商榷及失注之处,分误注及失注两类加以讨论说明。 一、误注 (一)误注通假字: 指两字之间并非通假关系,而教材误注为通假。以下分条考证。 1、《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不义不暱,厚将崩。 P10注释[24]:暱,通,黏。 按:《说文·日部》:“暱,日近也。《春秋传》曰:‘私降暱燕。’昵,暱或从尼。”从《说文》可知,“暱”与“昵”为异体字,二者的区别只是音符不同。《左传·隐公元年》:“不义不暱,厚将崩。”陆德明释文:“暱,亲也。”由此可见“暱”在此处完全可以说通。根本无需看作其它字的通假。 又《说文·黍部》:“,黏也。《春秋传》曰:‘不义不。’”段玉裁注:“今《左传》作暱。昵或暱字,日近也。……按许所据《左传》作?为长,?与暱音义相近。”《左传》确有作“?”者,但这只是异文而已,正如段玉裁所说,“?与暱音义相近”,这也正是此异文存在的原因。 2、《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P11注释[4]:帅,通“率”。 按:《说文·率部》:“率,捕鸟毕也。象丝罔,上下其竿柄也。”“率”的本义为捕鸟的网,后本义消失,假借表率领义。表示率领义的本字是“”,《说文·辵部》:“,先道也。”段玉裁注:“,经典假率字为之。”《说文·行部》:“,将卫也。” 很明显《说文》是将“”作为表将帅义的本字,但从字形上看,我们认为“”与“”实为异体,《说文》所解义只是本义与引申义的不同而已。至于“帅”字,《说文·巾部》:“帥,佩巾也。”从文献的使用情况来看,“帅”的本义少见,它更多的是表率领或元帅,如《论语》:“

文档评论(0)

tdqm8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