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证候特征 1、基本特点 ⑴、客观性:体温升高、起病急; ⑵、多样性:发热恶寒、但热不寒、 寒热往来、潮热等。 ⑶、阶段性:表→里;热→伤阴; ⑷、舌脉:脉数为主,舌红苔黄; 2、兼夹症:伴有原发病相关脉证; 3、变证: ⑴、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抽搐惊 厥(热盛动风); ⑵、疫毒邪盛:逆传心包,入血动血;(出血、斑疹) ⑶、邪热火盛:耗液伤津,脱水衰 竭;(阳气外脱) 病因: 外感六淫、 疫毒 病位:卫表、各脏腑 病机:“阳胜则热” 病性:热、实热为主 相关脏腑:肺卫、脾胃、肝胆、膀胱、大肠、腑 预后:温热、疫毒伤津,阴液耗损—— ⑴、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热盛动风); ⑵、疫毒邪盛:逆传心包,入血动血;(出血、斑疹) ⑶、邪热火盛:耗液伤津,脱水衰竭;(阳气外脱) 外感发热与感冒 感冒:卫表症状+发热——单纯外感病; 外感发热:原发病症状+发热——旧病加新感; ⑵、诊察热型: 发热恶寒:指发热与恶寒并见。见于热病早期,卫表证。 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袭表 恶寒轻,发热重—风热犯于肺卫 发热恶寒,身体困重,头胀如裹,关节疼痛—风湿客表。 外感发热: 表证为主: 卫表证 入脏腑: 肺热证、大肠湿热证 胃热证、脾胃湿热证 肝胆湿热证、胆热证 膀胱湿热证 腑实证 * 中医教研室 彭卫 韶关学院医学院 1、了解外感发热的概念、范围、病因病机。 2、熟悉外感发热的主要证候及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 3、熟悉外感发热各型的证治方药,高热证的急救处理。 4、了解外感发热的调护、预后 目的要求 一、定义:在原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的基础上,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减,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 病症 概述 二、源流: 1·《內经》分析了热病的范围、病 因、症状、演变、治则、禁忌等。 2.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创六经 辩证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3.金.寒凉派代表人物 刘河间“主火论”。 4.清代以后,外感热病理论趋于完善. . 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合并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有发热表现的,例如:急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病毒性肝炎,急性尿路感染等. 三.范围 病因 共同特点是从外感受,性质属热 1·外感六淫 六气皆从火化 2,感受疫毒 致病力强,病情较严重,有一定传染性。 病因病机 火炽伤阴 病机 六淫外邪 疫毒之邪 皮毛 口鼻 肺卫 脾胃 由表入里 正邪交争 阳胜则热 1、诱因:不洁饮食、输血传染、职业病史; 病史:原发疾病与伴随症状 2、主症:发热,常见热型有恶寒发热、壮热、 寒热往来、潮热及不规则热等。 3、体征:主要为与体温升高相关的阳性体征; 4、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血沉、血、尿和骨髓培养,X线检查等。 诊断 鉴别诊断 外感发热 内伤发热 感受六淫外邪, 疫毒之邪,正邪交争 病因病机 脏腑之阴阳气血失调,郁而化热 起 病 急 缓 体 温 高 低热或间歇发热 实热证,如面赤,口渴欲饮,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虚证,如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气短纳呆,舌淡脉数无力。 短 长 伴随症状 病 程 1、真寒假热:身虽热,而反欲得衣被,口渴喜热饮,脉数而无力,苔虽黑而润滑。 2、真热假寒:身虽寒,而反不欲近衣,口渴喜冷饮,胸腹灼热,脉滑数有力,苔黄燥有芒刺。 寒热真假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⑴、确定外感发热:必有原发病复感外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