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总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6个病。2003年后,由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出现,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增至37个病,甲类2个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包括病毒性肝炎等25个病(新增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高致病性禽流感),丙类包括10个病。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 感染是指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感染后的表现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1.侵袭力 2.毒力3.数量 4.变异性1.病原体被清除: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被动免疫、获得的特异性自动免疫而清除。2.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型感染。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3.显性感染:又称临床型感染。出现临床表现而发病。4.病原携带状态:如携带病原体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则称为慢性携带者。5.潜伏性感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 1.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或自然免疫。包括: (1)天然屏障作用 (2)吞噬作用 (3)体液因子 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1)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完成。细胞免疫主要参与对胞内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CD4具有辅助和促进其他细胞的免疫功能;CD8具有抑制其他细胞的免疫功能和杀伤靶细胞功能。 (2)体液免疫:是B淋巴细胞即免疫球蛋白,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社会因素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一)有病原体 (二)有传染性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 (四)有感染后免疫力传染病的诊断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 (一)临床资料传染病的治疗 治疗原则治疗护理。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第二单元 常见疾病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一)甲型肝炎病毒(HAV) HAV主要在肝细胞浆中复制,经胆汁从粪便中排出。只有1个抗原抗体系统。lgM抗体仅存在3~6个月,有现症感染意义,故可用做诊断方法。 (二)乙型肝炎病毒(HBV) ①HBsAg)和抗体(HBsAb): HbsAg是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抗HBs具有保护性。 ②HBeAg)和抗HBe抗体: HBeAg阳性说明HBV在复制。 ③HBcAg)和抗HBc抗体: 代表有现症感染存在。 HBV-DNA HBV最敏感最直接的HBV感染指标。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意义 + - + - + 大三阳。乙肝病毒不断复制,传染性强 + - - + + 小三阳。病毒复制基本停止,传染性小 + - - - - 急性感染早期、慢性乙肝携带者 - + - - - 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恢复 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乙肝:含HBV体液或血液经破损的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而感染 丙肝:输血传播最为主要。 感染后或疫苗接种后出现抗HBs者有免疫力。 临床表现 临床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 潜伏期:甲肝平均,乙肝,丙肝天,戊肝。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不愈者称为慢性肝炎。治疗 ①干扰素(IFN):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丙型肝炎还需加用利巴韦林。合并有失代偿性肝硬化的患者不适用干扰素治疗。 ②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如拉米夫丁、阿德福韦、替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核苷类药物疗程至少1年,使HBV发生变异而产生耐药性,尤其是拉米夫定。
第二节 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基本病变在血管内皮细胞中鼠大林姬鼠、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4.母婴传播 5.虫媒传播 流行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4~日,一般为7~日,典型病人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5期经过。 (一)发热期 1.发热 病人起病多急骤,发热常在39℃以上,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2.头痛、腰痛和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 3.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胸等部位潮红称为“三红”,重者呈酒醉貌。 (二)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4~6病日。热退后 (三)少尿期于5~8病日。少尿期的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四)多尿期病程~1日。000ml (五)恢复期一般恢复需1~3个月。 治疗“三早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