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稻城(相关景点)
稻城 稻城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地处北纬27°58`—29°30`,东经99°58`—100°36`,南北长174公里。东西宽63公里,7323平方公里,全县辖十三乡一镇,总人口三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二万五千人,居民以藏族为主,县城所在地金珠镇,海拔3740米。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距康定432公里,距成都800公里,距云南省中甸县(从乡城县环绕)330公里,从本县东义区思子宫出境到中甸县城100余公里。 稻城古名“稻坝”,系藏语译音,“稻”为边,即沟尾的意思,是山谷夹溪的地方。“稻坝”意为山谷沟口宽阔之地。 东汉为白狼羌地,唐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尉司,明属朵甘都司,清属里塘土司。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里塘土司归附。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授宣抚司,辖里塘、乡城、稻坝、贡噶领地,地方千余里。光绪言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土归流”设稻坝委员。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奏设“稻成县”、“贡噶岭县丞”。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正式核准置“稻成县”,隶康定府;“贡噶岭”设县丞,属稻成县。《四川历代政区今释》“初名稻县,后衍为稻成县”。《西康图经》“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因在此试行种稻,故改名稻城县,预祝其成功之意”。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拟升“贡噶县”,未成,废入稻成县;属边东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属西康屯垦使行署。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西康省成立,改名“稻城县”,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少康定专区。 解放后,1950年12月,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同年10月,西康省撤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县名沿用至今。 独特的地质构造使稻城的地型、地貌十分特殊,它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群山起伏。山脊河谷相间,形成既有终年积雪的高海拔山岭,由有幽深诡秘的低海拔河谷,地型天然地划分为三个类型区;三种气候带(高山寒带、山地寒温带、山地暖温带)。 一、北部为高原宽谷,海子山和稻城河,冰蚀岩盆和断陷贫地遍于地表,草原辽阔,此处是青藏族高原最大的古冰体遗迹,素有“稻城古冰帽”之称,其冰蚀地形十分发育,冰蚀岩盆星罗棋布,在海子山中部挖掘出的恐龙牙化石和桉树化石,使此处成为科研、探险的理想天堂。 二、中部为山原区,包括波瓦山和赤土河。山原地貌明显,属一熟作物和两熟作物相间区,这些丰富的地貌特征,多变的气候特点,孕育了清澈秀丽的河流,无垠的草场,司机景色分明,冬日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春夏百花争艳,层林尽染,鱼翔浅低,鹰击长空;秋季万紫千红竞自由。 三、南部为高山峡谷区,属山地暖温带,俄初山和东义河,溪流发达,森林茂密,植物丰富,气候多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河谷两边,怪石磷峋、涛声隆隆,瀑布层叠,山水相映。 县境内有亚相自然保护区和海子山自然保护区,由于有不同地型和气候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县境内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处为俄牙同乡的色空村,海拔1900米。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外,还有丰富的宗教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全县14座藏传佛教,教派齐全、藏文化博大精深。由于山川阻隔,气候差异、居住地差异、生活、生产的差异。导致语言、服饰、风俗的差异。在浓郁的宗教氛围渲染下,平添了许多独特深邃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傍河在稻城县城附近,位于桑堆(北)至色拉(南)两村之间。除了亚丁景区和海子山景区,县城周围傍河乡和到桑堆路上的风光是稻城的另一个亮点。 傍河风光最具代表性的有桑堆小镇、去日瓦路上的傍河乡河县城边上的万亩杨树林。县城周围的万亩河滩和人工种植地杨树林,是寒温带高原难得的大面积青杨林,每到秋季,蓝天白云之下,疏密有致的杨树林变得金光灿灿,树林前的河滩长满红色的水草,形成一道耀眼夺目的风景线。公路旁的田园风光让人留连忘返,其中“桑堆小镇”、“色拉晨雾”、“傍河夕照”最为著名。 桑堆小镇位于距稻城县城金珠镇28公里处,风景绮丽,公路沿线的牧场开阔平展,蜿蜒的河流平缓如镜。遥望远处,起伏的山峦间散落着村落、牧人、牛羊,呈现出一派宁静详和的景象。公元1144年前,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曾这样赞誉桑堆小镇:“我走遍藏区,来到此地。这里风景秀美,牧草丰茂,六畜兴旺,佛光普照。我愿在此修建寺庙成就功德。” “红草滩”位于稻城县吉依村,吉依藏语意为“发展”。因此地水草茂盛,土地肥沃,牧兴农丰而得名。吉依村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形成大面积湿地,湿地里生长着茂密的水藻植物,秋季时,火红一片,映衬在蓝天、碧水之间,周围古朴的藏式民居,茂密的柏树林泛着金色的光芒。这里红的娇艳,黄的雍容,绿的柔和,蓝的明亮,一切都浑然天成,和谐统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