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消除焊接应力热处理工艺守则.doc

【2017年整理】消除焊接应力热处理工艺守则.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消除焊接应力热处理工艺守则

文件编号 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文件 版本 第二版 修改状态 第0次 消除焊接应力热处理工艺守则 页码 第1页 共4页 1总则 1.1本守则适用于本公司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压力容器及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 1.2本守则规定了钢制压力容器热处理通用工艺要求,具体实施应按图纸设计的要求和专业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 2要求 2.1人员及职责 .1.1 热处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方可进行焊后热处理操作。 .1.2 焊后热处理工艺由热处理工艺员编制,热处理责任工程师审核。 .1.3 热处理应严格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原始操作记录。 .2 设备能满足焊后热处理工艺要求; 在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对被加热件无有害的影响; 能保证被加热件加热部分均匀热透;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温度;被加热件经焊后热处理之后,其变形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炉内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热处理炉应满足GB9452的有关规定。 被加热件应整齐地安置于炉内的有效加热区内,并保证炉内热量均匀、流通。在火焰炉内热处理时应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工件上为了防止拘束应力及变形 3.2分段热处理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进行。应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整体炉外热处理热处理时,在满足的基础上,还应注意: a) 考虑气候变化,以及停电等因素对热处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应急措施; b)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被加热件温度的均匀稳定,避免被加热件、支撑结构、底座等因热胀冷缩而产生拘束应力及变形局部热处理B、C、D类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连的A类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δs的2倍(δs为焊接接头处钢材厚度);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δs的6倍。靠近加热区的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但对厚度差较大、结构复杂、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残余应力值要求较低的被加热件,其入炉或出炉时的炉内温度一般不宜超过300。 4.2 焊件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000/δs)/h,且不得超过200/h,最小可为50/h。 4.3 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0mm长度内的温差不得大于120。 4.4 保温时,加热区内最高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宜超过65。 4.5 升温保温期间,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4.6 炉温高于400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δs)/h,且不得超过260/h,最小可为50/h. 4.7 焊件出炉温度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继续冷却。 4.8 常用钢号推荐的焊后热处理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见表1 表1常用钢号焊后热处理规范 钢 号 保温温度℃ 最短保温时间 Q235-A Q234-B Q235-C 10 20 20G 600-640 当δS≤50mm时为δS/25h,最短为1/4h。 当δS>50mm时为(150+δS)/100h。 16Mn 16MnR 16MnDR 600-640 15MnV 15MnVR 15MnNbR 540-580 15MnMoV 18MnMoNbR 20MnMo 20MnMoD 580-620 12CrMo 12Cr1MoV 15CrMo 600-680 当δS≤125mm时为δS/25h,最短为1/4h。 (2)当δS>125mm时为(375+δS)/100h。 12Cr2Mo 12Cr2Mo1 12Cr2Mo1R 660-720 2.25Cr-1Mo 700-720 1Cr5Mo 720-760 V加 —— 加热速度(℃/h) V冷 —— 冷却速度 (℃/h) δS — 焊接接头处钢材的较大厚度(mm)1),h 25 2 55 4 80 1) 110 2) 1)最短保温时间适用于焊后热处理厚度不大于25mm焊件,当焊后热处理厚度大25mm 时,厚度每增加25mm,最短保温时间则应增加15min。 2)仅适用于碳素钢和16MnR钢。 文件编号 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文件 版本 第二版 修改状态 第0次 消除焊接应力热处理工艺守则 页码 第4页 共4页 4.10不同钢号相焊时,焊后热处理规范按温度较高的钢号执行,但温度不应超过两者任一钢号的下临界点AC1。 4.11非受压元件与受压元件相焊时,应按受压元件的焊后热处理规范执行。 4.12对有再热裂纹倾向的钢,在焊后热处理时应注意防止产生再热裂纹。 5质量记录

文档评论(0)

junzilan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