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民主选举分析
1.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这些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2.选举方式的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3.怎样正确对待公民的选举权利? 本框导读 村委会选举 全国人大代表选举领导人 当选者 选民 选民 选民代表 当选者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探究观点,分享知识 “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优点 局限性 适用范围 能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意愿,能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当家人。 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难以将每个选民的意愿充分直接地表达出来 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②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 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等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难以操作,选举成本高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确定的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 等额选举当选者已经“内定”,不如差额选举更民主 探究观点,分享知识 比较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优点 局限性 适用范围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误以为已“内定”,积极性受影响 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竞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 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乡及以上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人的选举 ;1979以后,我国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 在被选举人之间会形成相应的竞争,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国家领导人 新中国初期,农民用豆子投票选出自己信赖的干部 建国以来,选举方式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前,山西搞过“豆选”,“豆选’中还有一个著名的歌谣,后来被改成儿歌:“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新中国成立之后,选举方式又逐渐演变为唱票、鼓掌举手、无记名投票的阶段。 ◆1953年12月,我国进行首次普选,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我国扩大了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规定实行差额选举。◆1986年,我国各级人大代表一律实行差额选举。◆1995年,我国简化了直接选举的程序。◆2003年,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 ◆2004年,我国在直接选举中规定了预选。 ◆2007年,人民代表进行了换届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其中,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实行差额选举。 ◆2010年,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探究: 从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看,我国将长期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 我国民主选举的历程 (1)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 4、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 小恩小惠乱选举 前些日子坐长途汽车到县区办事,几位农村妇女正在议论着村里换届选举的事情。其中一位兴致勃勃地讲“谁谁为拉选票昨天给俺家里又送来一只不锈钢盆”,另一个哈哈大笑道“俺厨房里光是不锈钢锅就有好几个,全是咱们村那几个想当官的老爷们比着送的,管他选谁不选谁呢,先收下再说”。你一言我一语,分明是“三个女人一台戏”。但作为“观众”的我听在耳里,却乱在心头。? 作者对长途汽车上的一幕感到了心乱,问:为何会心乱? 提示:(1)选民的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 (2)选民的政治参与能力还有待加强。 那么,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2)是否积极参与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3)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2、公民应如何珍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