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道书院 儒家文化修身营讲义 王瑞昌 孟子的‘大丈夫’精神13年元旦儒家修身营讲稿.pptVIP

弘道书院 儒家文化修身营讲义 王瑞昌 孟子的‘大丈夫’精神13年元旦儒家修身营讲稿.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弘道书院儒家文化修身营讲义王瑞昌孟子的‘大丈夫’精神13年元旦儒家修身营讲稿整理

孟子的 ‘大丈夫’精神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不能不复兴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之主流是儒家,其中心为孔孟之道。 今天专讲孟子,分四方面: 1,孟子其人其书 2,孟子之‘大丈夫’精神 3,如何修炼‘大丈夫’人格精神 4,‘大丈夫’精神之现代意义 一、孟子其人其书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尊之为“至圣先师”。孟子是孔子思想的真正继承者、发扬者和开拓者,他对儒家学说的贡献仅次于孔子,后世尊之为“亚圣”。 哲学家劳思光先生(1927—)说: “孔子代表中国儒学之创始阶段,孟子则代表儒学理论之初步完成。就儒学之方向讲,孔子思想对儒学有定向之作用;就理论体系讲,则孟子是建立较完整之儒学体系之哲人。 故在先秦哲学家中,孟子有极为特殊之地位。中国文化精神以儒学为主流,而孟子之理论则为此一思想主流之重要基据。” (《新编中国哲学史》卷一,页117,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孟子身处乱世 孔子(BC551——BC479)生活在春秋末期,孟子(B.C372—— B.C289)比孔子晚生约一百八十年,正处在战国时代。当时局面是: 诸侯征战,策士纵横。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孟子文章:雄辞伟论 晚年见道不行,退而与学生万章、公孙丑作《孟子》一书。 孟子的文章如大江滔滔,如泰山严严。俊拔颖挺,宏肆博辩。既是伟大的哲学作品,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孟子》一书共有七篇, 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和尽心。每篇分上下。全书共261章,有3万5千多字。《四书》之一,《十三经》之一。是中华典籍中最为璀璨的名珠之一,光芒四射。 孟子思想之深远影响 孟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东汉学者赵岐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 韩愈提出孟子是儒家道统的继承者。在后代,继承和发扬孟子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有宋代的陆象山和明代的王阳明等。 二、孟子之“大丈夫”精神 牟宗三先生(1909——1995)曾以“尽心、知性、知天”来概括孟子的整个学问。我则用通俗的语言概括为“大丈夫”之学。 如有人问:“孟子讲的学问是什么呢?” 答曰:“‘大丈夫’之学!”也即如何成为‘大丈夫’的学问。 孟子所讲“大丈夫”人格精神的特点: 与身体条件无关,(《说文解字》“夫”字条下说:“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 曰丈夫。”) 与性别也无关。 与权势无关、与财富无关,与能说会道的才能无关,与博学多才无关,甚至与雄才大略也无关(‘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与道德、操守、人之内在价值和尊严有关。 一人若能不失其赤子之心,坚信人之道德良知千古不灭,并在立身行事时不失其本心之良,杀一不辜得天下而不为;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勇; 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得志掌权时为民族为国家为天下尽心尽力,廉洁奉公;不得志处于贫贱地位时能抱定固穷之节,乐天知命,自得其乐,独善其身;不枉道事人,不曲学阿世;活得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道德光辉畅于四肢,睟然见于面,盎于背——这就是孟子所讲的‘大丈夫’! 这种大丈夫孟子也称之为“大人”,也即孔子所讲的“君子”。他的反面是“小人”或“贱丈夫”。 孟子曰: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上9)之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腾文公》下2) 又说: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12) 又曰: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33) (It is contrary to benevolence to kill one innocent man; It is contrary to rightness to take what one is not entitled to. Where is one’s dwelling? In benevolence. Where is one’s road? In rightness. To dwell in benevolence and to follow rightness constitute the sum total of the business of a great man) 居仁由义——大丈夫精神第一特点 总之,孟子所讲“大丈夫”,是以仁义为基础的。这可谓“大丈夫”第一特点。 “大丈夫”的第二特点是“刚”——发强刚毅,壁立万仞。 孟子说: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

文档评论(0)

chenche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