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画达成目标的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画达成目标的策略

社會個案工作 改變適應階段— 計畫與改變策略 改變適應階段— 計畫與改變策略 計畫達成目標的策略 任務中心系統(the task-centered system) 危機干預(crisis intervention) 認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 計畫達成目標的策略 達成目標的策略焦點放在動員個人和家庭朝向發生改變能力的確定行為上,讓案主在自己的系統內找尋可利用的資源參與決策 配合標的系統的干預 配合問題的干預 配合發展階段的干預 配合壓力轉變的干預 配合種族文化團體的干預 任務中心系統 (the task-centered system) 相關概念 部分化目標partializing 形成職責task(行為性工作/認知性工作) 計畫職責完成(TIS) 維持焦點與持續 評價進展 相關概念 源起:1960年代後期 倡導者:雷德和約斯坦(William Reid Laura Epstein)二人的提倡。 任務的定義:所採取的行動 處遇特質:簡要/短期時限介入 問題類別:生活上的問題(八類) 處遇的理論基礎:學習論/認知論…. 處遇程序:預估/確認問題/訂立契約/任務規劃執 行/任務回顧分析/結束階段 危機干預 (crisis intervention) 源起:1943 倡導者:Lindermann,Caplan,Tyhurst 理論要義 初期階段的過程 職責實行 預期指引:預期未來危機及計畫有效因應策略 理論要義 危機(crisis)的意義:疾病轉好或轉壞的轉點 Caplan :因為危險事件使情緒的衡定狀態產生暫 時性的混亂 危機的種類:過度性或發展性危機 外在傷害或情境性的危機 天然災害 危機的症狀 危機的發展過程 危機處理的步驟 危機的症狀 DSM-IV中對創傷後所導致的失調現象(PTSD)大致分為三類 1.重複經驗創傷事件,如:惡夢 2.迴避和麻木,如:逃避與創傷有關 的事物 3.易被喚醒,如:過度的警戒過敏反 應。 危機的發展過程 Caplan描述人們面對危機時,有四個階段的反應: 1.階段一:最初的階段,個體開始感受壓力,並且試圖以以往 的習慣性的解決方式來處理問題,以恢復原有的心 理平衡。 2.階段二:以往習慣的解決方式並沒有消除壓力,壓力感漸 增,導致沮喪和無力感。隨著壓力不斷的增加,個 體開始使用嘗試錯誤的策略解決問題。 3.階段三:除非個體採取良好的應對措施,否則壓力將持續增 加。此時,危機可以藉由緊急處理的方式,或放棄 目標的方法獲得暫時性的解決。 4.階段四:若危機在階段三位獲減輕、消除,壓力持續的增 加,最後達到尖峰時刻,將造成功能上的障礙與情 緒上的崩潰。 危機處理的步驟 步驟一:蒐集資料紓解情緒。 步驟二:澄清面臨的問題,預估危機問題及壓力源。 步驟三:仔細探究危機產生的情境及受輔者當時的反 應方式。 步驟四:討論可達成的目標,以及危機處理會談的時 間限制。 步驟五:訂定干預計劃策略。 步驟六:執行計劃。 步驟七:危機處理後的結果評估。 步驟八:繼續進行會談或追蹤輔導。 職責實行 危機處理 目的是儘量的提供支持性的協助,使能儘快地恢復以往的平衡狀態。 特性:密集性、短暫性、有時限性,重點在於 目前的情況,目的在於促進案主的自助 能力,運用及整合周遭的資源。 原則:是一種短期的,切助人者的角色是積極, 主動採取行動的。重點在於解決問題, 減輕症狀,並鼓勵受助者表達感受、呈 現症狀和憂慮。 認知重建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源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