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铁沉降观测方案精选
线下工程 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 沪宁城际铁路 西南交通大学 主讲人:张献州(教授) 一、前 言 无碴轨道客运专线运行的高平顺性、高舒适性对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工后沉降不应大于15mm,路桥、路隧结构物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差不大于5mm,纵向变形折角不大于1‰,且必须经分析评估满足要求方可铺设无砟轨道,铺设后继续观测1~3年。 变形观测与分析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措施与计算,施工过程中的实施监测,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运营期间的观测验证,因而,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系统在客运专线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铁道部十分重视,要求“建设、设计、咨询、施工、管理”各方要统一思想,建立“零”沉降的理念,以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要求。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 变形观测与分析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 设计措施与计算 施工过程中的实施监测 无砟轨道铺设条件的评估 运营期间的观测验证 变形观测与分析评估的重要意义 因而,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系统在高速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 沉降出了问题: 影响工期 影响铺轨 影响精调 影响轨道平顺 影响舒适度 影响运营安全 。。。。 现有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 武广(只提供沉降量表供评估) 郑西(只提供沉降量表供评估) 京津(只提供沉降量表供评估) 京沪(提供沉降观测原始数据、处理结果供评估) 沪宁:(工期问题的挑战?区域沉降的挑战?参照京沪) 现有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方 铁道部各设计院 铁科院 原铁路院校 现有无碴轨道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标准 (1)《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5)《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 (6)《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7)《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8)《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9)《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10)《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 沪宁城际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 沪宁城际线下工程沉降观测管理规定 沪宁城际铁路线下变形观测方案 城际铁路线下变形观测方案技术交底 沪宁城际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观测及评估补充规定 沪宁城际客运专线沉降观测评估 工期问题的挑战?区域沉降的挑战? 当务之急: 学习标准(培训) 落实人员 落实仪器 落实方案 落实点位不设 。。。。 2 沉降观测培训达到的目的 测量人员了解不同结构物测点布设原则 测量人员了解统一数据处理与数据提交方法 测量人员了解不同结构物测量精度及频次要求 测量人员明确职责与工作内容 测量人员了解基准点、工作基点布设原则 关于沉降观测评估标准的解读 沉降观测评估标准中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方面 数据采集的操作性 质量控制的操作性 数据处理的操作性 数据提交的操作性 数据管理的操作性 3.0 沉降变形测量 3.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3.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3.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3.5 测量工作具体要求 3.6 电子水准仪的数据格式说明 3.7 附:基准点与工作点信息表 沉降观测必须明确内容 一、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 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 三、沉降变形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变形观测的三个问题 点位布设问题 ---探测变形空间分布的情况 测量精度问题 ---探测多大的变形量 测量频率问题 ---探测何种规律变化的变形量 沉降观测必须明确内容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 为确保最终沉降和工后沉降受控,合理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为:重点路基,兼顾桥隧,立体监控,信息化监测,快速传递数据,成果可控。 实施过程中重点做到“数据精确、准确、可靠、及时、连续”,加强过程控制,规范元器件的埋设和保护。 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 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 (1)要求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照京沪沉降评估细则相关要求,结合各自标段实际观测工作量: 配够专业观测人员,要求测量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对于监理平行观测工作需要配置较高技术素质的测量人员; 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