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

1 常见的八种修辞方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用某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①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 ②杂文是投枪,是匕首。 ③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作用:变陌生为熟悉,变深奥 为浅显,变抽象为形象 具体。 2、比拟 比拟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前者叫拟人,后者叫拟物。 ①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②就这样,你一点点耗尽了灯 油,熄灭了你的光。(拟物) 作用: 以彼拟此,充分想象, 寓情于物,生动传神。 3、借代 借代就是借用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要表达的人或事物。 ①花白胡子.... 正坐在墙角吸旱烟。 ②日夜的辩论,剧烈的争吵。行动胜于语言,拳头..代替舌头. 。 作用:简洁生动,引发联想。 鲜明深刻,富于变化。 4、夸张 夸张就是对事物的形象、特 征。作用、程度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②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作用:突出特征,激起共鸣, 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 5、对偶 对偶就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表达两个相同或相近的意思。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作用:形式整齐,韵律和谐。 抑扬顿挫,便于吟诵。 6、排 比 排比是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关内容。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各种不同色素,渗汇其间,使这类小花小得更精致,更娇憨,更惹人爱怜了。 作用:句式匀称,音韵铿锵 语意贯通,气势雄劲。 7、设 问 设问是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即自问自答。 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 ②理论从哪里来?从事物中来。事例从那里来?从观察中来,从实验中来。 作用:启思引想,引人注意, 增强行文的波澜。 8、反 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只问不答,从问话中得到答案。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只许一人言,不许众人言,岂不成了“一言堂”了么? 作用:使语气和语意鲜明有 力,感情强烈。 根据《考试说明》对修辞方法的运用要求,我们还应该注重在识记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和综合分析不同的修辞方法。 容易混淆的修辞格辨析。 明喻、暗喻、借喻的区分 由于它们都同属于比喻,都追求同样的语言表达效果和表达作用,因而其本质是相同的。其不同点更多的是体现在其形式上,区别的根据是本体、喻体、喻词的异同和隐显。具体来看: 明喻,是直接说甲像乙,也就是说本体像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有明显的比喻词,如“像”、“像?? 似的”、“像??一样”、“如”、“犹”、“好比”等等。 例:(泥石流)在沟道较直的地方,好像..火车奔驰;在沟道较弯的地方,又宛如..巨龙游动。 暗喻,是说甲是乙,也就是说本体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没有明显的比喻词,而为“是”、“成为”、“变成”、“当作”等表示判断意义的动词,甚至有时连判断动词也不用,因此在表意上具有暗示性。但应该牢记的是,不管暗喻具有多强的暗示性,它本体和喻体全都出现。 例①.远处绵延的燕山褶皱带作了首都的苍翠的屏障。 例②.啊,雷锋!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例①是一个完整式的暗喻,连接本体和偷体的是“作了”;例②为省略式的暗喻,先对本体“雷锋”呼告,再用“你”指代,然后用逗号表示停顿,连接喻体“音符”、“纤维”、“红花一瓣”、“一滴水”。 借喻,是直接由喻体取代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例①.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 例②.阳婆把胭脂抹了一河,便匆匆地落了山。 “白带于”比喻作者在泰山看到的自上而下的飞瀑,“胭脂”比喻日落时的晚霞。两个例句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未出现。 为更好地区别它们,列表析之: 2.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由于它们都不出现被修辞的对象,借喻只出现喻体,借代只出现代体,因而很容易混淆。区分办法有二: 其一,把握二者概念。“喻”是追求相似性,“代”是追求相关性。 其二,可采用替换法。能够将其替换成明喻的是借喻,反之,不能替换的则是借代。 例如①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可以替换成:“‘月色下的天地’象‘银子’一样白。‘黑夜’像‘墨汁’一样。” 例如②“给,袁大头!”就不能替换成“光洋像袁大头”。 所以例①是借喻,而例②是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