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历史贡献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历史贡献 《中国文学》是我国对外的文学刊物。这本存活了50年的杂志,为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建立的功绩将长留在中外读者中间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进入了黄金时期,英、法两个文版的总印数在6万份以上,发行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1986年统计,英文版《中国文学》在美国订户为1731,在芬兰为1195,法文版仅巴黎订户有1026
就在中国文学走势看好之时,《中国文学》新任主编杨宪益于1981年倡议出版“熊猫”丛书。该丛书先将杂志上已译载过的,但还没有出过书的作品结集出版。随着丛书的发展,又增加了新译的作品。丛书主要用英、法两种文字出版中国当代、现代和古代的优秀作品,也出版了少量的德、日等文版“熊猫”丛书。丛书受到外国读者欢迎和好评,许多书重印或再版。由于丛书日益显得重要,1986年正式成立了中国文学出版社
1981年以来,“熊猫”丛书发行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90多种。合集有《〈诗经〉全译本》《汉魏六朝诗文选》《唐代传奇选》《明清诗文选》《三部古典小说选》《历代小说选》《龙的传说》《三十年代短篇小说选》《五十年代小说选》《女作家作品选》《中国当代女诗人诗选》《中国当代寓言选》等。出专集的古今作家有陶渊明、王维、蒲松龄、刘鹗、鲁迅、李?氯恕⒚┒堋?巴金、老舍、冰心、叶圣陶、沈从文、丁玲、郁达夫、吴组缃、李广田、闻一多、戴望舒、艾青、孙犁、萧红、萧乾、施蛰存、艾芜、马烽、叶君健、刘绍棠、茹志娟、陆文夫、王蒙、玛拉沁夫、蒋子龙、谌容、宗璞、张贤亮、张承志、梁晓声、邓友梅、古华、汪曾祺、高晓声、王安忆、冯骥才、贾平凹、张洁、韩少功、霍达、方方、池莉、凌力、铁凝、刘恒、舒婷、犁青、益希丹增、扎西达娃、刘震云、周大新、阿成、林希、刘醒龙、史铁生、马丽华、程乃姗、聂鑫森、陈建功、航鹰等。其中,法文版《艾青诗100首》获1998年鲁迅文学奖
50年来,在中国外文局领导之下,经历届中国文学社领导的苦心经营和广大编译人员的辛勤劳动,出版了《中国文学》杂志590期,“熊猫”丛书190多种,介绍作家、艺术家2000多人次,译载文学作品3200篇
《中国文学》创刊于1951年。1950年,新中国诞生不久,有些外国朋友想了解中国20世纪40年代初至新中国成立这十年间的文学。当时,赵树理、李季、丁玲等作家反映新的社会面貌、新的人物的作品,确实很少为外国读者所知晓。在当时的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局长洪深的热心倡议下,得到文化部副部长周扬的支持,1950年,由刚刚从英国回来的作家叶君健负责筹备,创办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以从事对外文化交流
1951年,《中国文学》英文版出版。1964年,法文版问世。先由中国文学杂志社出版,后中国文学出版社成立,统由出版社负责。刊名虽然叫《中国文学》,但实含文学和艺术(刊内还有古今绘画等)两部分。当然以文学为主。文学部分既译载鲁迅以来的现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译载自《诗经》以来的古代作品,其中以当代为主。另外刊载文艺评论和文艺简讯,作品选自国内报刊和书籍。1970年至1972年增出中国文版《中国文学》,内容和外文版杂志相同,用于联系作者和有关部门
1954年丛书改为季刊,请当时的文化部部长茅盾担任主编。不过,担任副主编的叶君健实际上做着主编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66年“文革”开始。1958年,从中国作协调来了何路同志,同叶君健同志一起经办《中国文学》。从此,外办和作协的负责同志都对《中国文学》的方针政策等方面有所指示或指导,这就在业务上形成了外文局和作协对中国文学杂志社的双重领导
1959年和1962年陈毅同志对中国文学社负责同志先后有过两次谈话,他要求《中国文学》办成北京饭店八层楼那样的高级刊物(北京饭店是当时北京市最高的建筑物),即要求《中国文学》把中国最高水平的文学艺术介绍到国外去;他又一再强调《中国文学》不要强加于人,要潜移默化。《中国文学》基本上是按陈毅同志的指示去做的
1958年,英文版《中国文学》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59年又改为月刊。1964年增出法文版季刊,1972年改为月刊。“文革”期间,中国文学杂志社的领导几经变动。进入新时期以后,外文局先后归文化部、外宣小组领导,文化部的王蒙和贺敬之同志相继担任过《中国文学》的主编,但实际上他们基本上不过问中国文学社的编译出版工作
《中国文学》译载的当代作品,主要选自国内的文学期刊。可是1966年“文革”开始后,国内文学期刊都停了,因此,“文革”十年间,《中国文学》几乎成了无米之炊。为了保住阵地,留住读者,刊物就依靠所谓样板戏、《艳阳天》(节选),经过编辑加工的以大庆、大寨等为内容的报告文学和《小兵张嘎》等剧本、《跟随毛主席长征》和《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等革命回忆录以及鲁迅文章、毛泽东诗词支撑着。为了增强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