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的大中国,经过了一次次的风吹雨打、血与火的洗礼,形成了今天偌大的一个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既有统一的隋唐社会的高度繁荣、文明和富庶,也有宋、辽、金、夏等民族并立时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多元文明碰撞和交融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北宋、辽、西夏分别是由何民族、何人、在何时建立起来的?它们之间是在怎样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第10课 辽、西夏 和北宋的并立 大理 吐 蕃 西州回鹘 哈拉汗 黠戛斯 斡朗改 东京 上京 兴庆 辽 西夏 北 宋 辽、西夏、北宋的并立 1、找出辽、西夏两个政权各自的建立情况(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 2、简述辽宋之间的战和状况。 3、分析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影响。 4、宋夏和议的主要内容:产生了什么影响? 5、契丹、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建立时间: 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契丹(辽) 建立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 北 宋 西 夏 都城:兴庆 建立者:元昊 建立时间:1038年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民族 北宋 辽 西夏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契丹族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汉族 1038年 元昊 兴庆 党项族 1、契丹族原居辽河上游,游牧; 后学农耕定居 2、国名:先称契丹后改称辽 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4、时间:916年 5、定都:上京 耶律德光在位时,契丹从后晋皇帝石敬瑭手中得到幽云十六州。 幽云十六洲示意图 2. 宋辽之间的战争 材料一:宋北伐失利 杨业大战辽军 宋辽对峙图 澶渊之盟:1005年 主要战场:澶州 人物: 寇准、宋真宗 内容: 1、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2、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 为“岁币”。 一、辽宋“澶渊之盟” 材料一: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北宋)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国与北宋贸易的物品有羊、马、橐驼、麻布、食盐、珠玉等,其中以羊、马为大宗,每年约数万只,主要供应皇家的需要,“河北榷场博买契丹羊,岁数万”。而北宋对辽输出的物品则有香药、犀象、苏木、茶叶、瓷器、绵帛、漆器、粮食为主。宋太祖时即“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互市”。宋辽间的榷场贸易活动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两国财政的重要来源。 ——陈鑫:《试论北宋与辽夏边区的违禁贸易问题》 根据上面的材料,说说澶渊之盟的影响。 结束战争,恢复经济生产,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二.宋夏和战 想一想: 西夏在多次进犯北宋边境,最后却主动议和,这是为什么呢? 从西夏看:战争破坏了双方的贸易,影响了西夏的社会生活,因此元昊主动提出议和。 从北宋看:北宋软弱无力,统治者也没有统一中原的雄心,因此也同意议和。 战争 破坏双方的正常生产和贸易 议和 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1044年 思考:你如何看待宋与辽、夏之间的战争? 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是为争夺土地和对全国统治权的战争,汉族、契丹族、党项族都曾经卷入战争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在战争中,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流动,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农业化进程,为各民族的交融、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碰撞中的交融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融合的表现有哪些? 榆林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西南榆林河两岸的悬崖之上,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开凿的42个洞窟,因河岸榆树成林,因而称之为榆林窟。 探究: 解读榆林窟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