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V_传染性法氏囊病.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BDV_传染性法氏囊病

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 传染性法氏囊病 一、概述 二、病原学 三、发病机理 四、临床症状 五、病理变化 六、诊断 七、防治 概述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程短,病鸡严重腹泻,极度虚弱,并有不同程度的死亡。 病变特征是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出血、肿大或明显萎缩、肾脏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幼鸡感染后还可引起免疫抑制,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性降低,对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从而导致严重损失。 法氏囊? 法氏囊又称为腔上囊,为鸟类泄殖腔背面的一个憩室,是鸟类特有的培育B细胞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 二、病原学 1、病毒: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双股RNA病毒科(Birnaviridae),禽双股RNA病毒属(Avibirnavirus)。分A、B两个片段。5种主要蛋白VP1-VP5,VP2为主要结构蛋白。抗原变异主要发生在VP2上。 二、病原学 2、血清型 目前已知IBDV有2个血清型,即1型和2型。两型病毒的抗原相关性小于10%,因此相互交叉保护作用低。血清1型病毒为鸡源毒株,只对鸡致病。血清1型又分不同亚型,各亚型之间相关性约为10%~70%。血清2型毒株为火鸡源毒株,一般对鸡和火鸡均无致病性。 二、病原学 3、变异: IBDV变异性较强,易发生毒力和抗原变异。 4、稳定性: IBDV在外界环境中非常稳定,在鸡舍中可存活2~4个月,56℃ 5h或60℃ 30 min仍有活性。耐酸碱和紫外线。 三、发病机理 IBDV侵入宿主后,先在肠道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增殖,再随血流扩散至肝脏和法氏囊,并在法氏囊定居和繁殖,然后随血流扩散至全身,出现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的靶细胞主要是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感染鸡的B淋巴细胞受到大量破坏(裂解),造成法氏囊的萎缩,并导致体液免疫失败。病毒还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诱导产生趋化因子,引起多种组织的广泛出血和白细胞浸润,从而引起相应组织的炎症和水肿,凝血时间延长。 四、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潜伏期一般1~2天。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典型症状: 多见于新疫区或高度易感鸡群,呈急性暴发,有典型症状和固定病程。病初常见个别鸡突然发病,精神不振,1天左右波及全群。病鸡表现沉郁等。腹泻,排出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污染严重。病鸡畏寒、挤堆,垂头、伏地,严重脱水,极度虚弱。发病后1~2天内死亡。整个鸡群的死亡高峰在发病后5~7天,2~3天后逐渐平息。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严重者可达60%以上。 非典型症状: 主要见于老疫区或具有一定免疫力的鸡群,或感染低毒力毒株的鸡群。该型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表现少数鸡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轻度腹泻,死亡率一般在3%以下。但病程和鸡群的整个流行期都较长,常在一个鸡群中反复发生,直至开产。该型主要造成免疫抑制,造成其它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甚微或基本无效。 五、病理变化 典型性IBD的病例表现尸体脱水,胸肌、腿肌有不同程度的条状或斑点状出血。特征病变为法氏囊肿大、出血(紫葡萄状)。输尿管变粗,泄殖腔积有多量灰白色稀粪。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常有出血斑点或溃疡。盲肠扁桃体出血、肿胀。肾脏稍肿胀,有尿酸盐沉积。 五、病理变化 本病的特征性组织学病变是法氏囊充血、出血,髓质大量淋巴细胞变性、坏死,有多量细胞碎片,异染颗粒或空腔。 六、诊断 1、初步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特征症状和病变可对本病作出初步诊断。 2、确诊 病原学诊断:病毒分离鉴定 血清学诊断:琼脂扩散试验(AGP)、ELISA、荧光抗体实验、中和试验等 分子生物学:RT-PCR 七、防制 预防: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禁引进病鸡。 执行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消毒措施。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死鸡要焚烧或深埋。 免疫接种: 预防本病的最重要的措施,特别应做好种鸡的免疫。预防本病的疫苗有两大类:活疫苗、灭活疫苗。 活疫苗:弱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