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概要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家庭学校的方面进行一下分析:
社会方面的影响:
从社会适应能力看,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不良言行的影响,容易受到侵害,或者学坏,人际交往能力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人欺负,容易离家出走,在突发事件中,几乎没有自救能力。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就越严重。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太少,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不够。在一些偏远山区孩子们远离父母,而祖父母又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 ,这使孩子们有了心理问题又无人发现,无人去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也没有相应的心里咨询机构,所以,孩子们缺乏自信心,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再加上家庭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使孩子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家庭方面的影响:
父母打拼世界,孩子留守家乡。这一现象会给家庭带来经济状况的改善,但同时也会导致“花朵”被忽视后的心理问题。
13岁的小姑娘丽丽的童年与花季无缘。丽丽6岁时,父母便去昆明郊区种菜,这期间又陆续超生了两胎,根本无法顾及留在老家的丽丽。7年中,丽丽在奶奶家、外婆家、姑姑家之间辗转。村里有两个十五六岁的男孩整天在外闲逛,动不动就打丽丽。丽丽没地方倾诉,就偷偷吃了农药。幸亏奶奶发现得早,要不然她就没命了。
某镇的刘先生发现,经过一年的分离,7岁的儿子小勇染上了不少坏习惯。除了吃零食成瘾外,孩子还动不动发脾气、乱摔东西,有时竟然打骂爷爷。另外,孩子在学校学习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打骂同学。老师无法管教,不得不叫家长将孩子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从情感、性格方面看,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托付在亲戚朋友家,他们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亲情,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没有个人和集体荣誉感。有的留守儿童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成症。
祖父母平日主要负责孩子的吃喝,对于孩子的学习要么不管不问,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孩子的生活,不是过分溺爱,就是放任自流。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个性比较封闭,性格比较古怪,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荒废自己的学业,有些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学校方面的影响:
一:由于贫困,“留守儿童”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他们只能孤独寂寞地成长,享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更现实一点儿,他们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学习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什么实际意义了。想读书吗?”
“不想。”
“那你想干啥?”
“学功夫,挣钱。”
面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叫严鹏,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万庾镇人,14岁,在镇中学念初一。自从父母1999年去广东东莞打工,他就一直和77岁的奶奶一起生活,是一名“留守儿童”。
严鹏并不想读大学,因为“成绩不好”——学功夫、当警察、挣大钱,这才是他的梦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严鹏这样的“留守儿童”当中,有着类似理想,认为“读书没用”的还有很多。
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
除了家庭经济压力得到缓解之外,父母出外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恐怕连这些家长自己都没有料到——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农村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
调查发现,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V型滤池的操作维护及方法.pdf VIP
- 江西省上进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pdf
- 九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考试卷.docx
- 安全生产违法案例分析与警示.pptx VIP
- 2022年广东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坡头区)教育系统赴高校招聘教师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B43_T 2927-2024 中医护理门诊建设与管理规范.docx VIP
- 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pdf VIP
- 东北证券-美债收益率分析框架系列(二)-二战以后美国货币政策演变框架.pdf
- MAZAK车铣复合操作说明.pdf VIP
-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