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虫科目的识别概要
鞘翅目分亚目 本目分为肉食亚目和 多食亚目 前者腹部第一腹板被后足基节窝分割成3 部分, 中间不相连, 前胸背板与侧板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后者腹部第一腹板完整, 中间不被后足基节窝所分割, 前胸背板与侧板多愈合在一起, 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 食性不一。 1. 步甲科 小型或大型昆虫, 通称步行虫。一般为黑色或褐色, 多数种类有金属光泽。 头常较前胸狭, 前口式。触角细长, 丝状, 着生于上唇基部与复眼之间, 附节5 —5 —5 式。 步甲成虫和幼虫多为捕食性, 是重要的天敌类群之一, 但也有少数种类取食植物的幼芽,危害农作物。 2. 虎甲科 中等大小, 体型与步甲相似。一般有鲜艳的光泽, 常有 头较金绿、赤铜、纯黑等色斑。大, 前口式。复眼大而突出。触角丝状,11 节。上颚大, 锐齿状。 跗节全为5 节。 成虫白天活动, 步行迅速, 并可作短距离的飞翔。常在道路或沙滩上飞行, 捕食各种昆虫。幼虫在地下穴居, 捕食蚂蚁及小虫, 为农业生产上的益虫。 金龟甲科 中型至大型。 触角鳃叶状。 前足有开掘作用,跗节5 —5 —5 式。鞘翅不完全覆盖腹部,末节背板常外露。 幼虫为蛴螬。 根据食性可分为粪食性和植食性两大类群, 前者俗称屎壳郎, 后者包括许多园林和果树害虫及危害农作物的地下害虫。 吉丁虫科 成虫与叩头虫体形相似, 大多数有美丽的金属光泽。身体长形, 末端尖削。 头较小, 嵌在前胸上, 触角锯齿状,11 节。 前胸腹板也有大型的后突, 嵌于中胸腹板的凹陷内, 但前胸与后胸紧密相连, 不能上下活动, 前胸背板的后角不向后突出。 幼虫又称爆皮虫和串皮虫, 体细长扁平, 乳白色, 无足, 前胸扁阔如大头, 脑部其他部分狭长。钻蛀危害枝干。 叩头甲科 小型至大型甲虫。 触角锯齿状。 前胸很发达, 前胸与后胸衔接不紧密, 能上下活动, 前胸背板后角明显后突, 前胸腹板后缘中央有一强大的突起向后延伸到中胸腹板的深凹窝中,可弹跳。 附节5 —5 —5 式。 幼虫大多数生活于土中, 通称金针虫。体细, 长筒形, 具3 对相仿的胸足, 体壁坚硬而光滑, 大多数为黄色或黄褐色。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 对种子、幼苗及根危害大, 是重要的地下害虫。 瓢虫科 小型或中型昆虫, 体背隆起成半球形或半卵形, 鞘翅上常有红、黄、黑等斑纹。 头小, 一部分隐藏在前胸背板下。 跗节隐4 节。 幼虫活泼, 体上常有枝刺、毛瘤、毛突等被物,或覆盖有绵状蜡质分泌物。 此科大多数种类是有益的, 成虫和幼虫都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小部分种类食害植物。 天牛科 中型至大型种类, 体狭长。 触角11 或12 节, 鞭状, 通常与体等长或超过体长。复眼肾形, 围绕于触角基部。 跗节隐5 节。 主要是木本植物的害虫, 以幼虫蛀食树干、枝条和根部。幼虫乳白色或黄色,体柔软, 胸足大都消失或退化。胸腹节的背腹面都有骨化区或突起。 10. 叶甲科 又称金花虫, 成虫的外形常呈卵形或长形。 触角丝状或末端稍膨大,11 节, 长不及体长之半。 跗节隐5 节。 幼虫具3 对胸足, 身体中部或近后端处较肥大而稍隆起, 也有细长的。 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 为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 象甲科 微小至大型甲虫。 头部延伸成喙。喙长大于宽, 口器位于喙的前端,触角大多呈膝状弯曲, 末端3 节呈锤状。 跗节为隐5 节。 幼虫身体柔软, 肥胖而弯曲。无足。 成虫和幼虫均取食植物, 有食叶的, 有钻茎的, 有钻根的, 有蛀果实或种子的, 也有卷叶或潜入叶的组织中的。 (六) 鳞翅目Lepidoptera 本目包括了所有的蝶类和蛾类。 主要特点是: 体、翅及附器均被有鳞片, 这些小鳞片组成不同颜色的斑纹。触角有丝状、羽毛状、棒状等。口器虹吸式。完全变态, 幼虫为多足型, 蛹是被蛹。 此目成虫除少数种类(如吸果夜蛾口器端都具锐齿, 可刺入果内吸取汁液, 引起落果) 外, 一般不危害农作物。但幼虫口器咀嚼式, 绝大多数为植食性, 或食害植物的叶、芽, 或钻蛀在茎、根、果实内, 或在叶的上下表皮间潜食叶肉, 或危害储藏的粮食。少数种类的幼虫是捕食性或寄生性的。 翅的脉序、斑纹 鳞翅目 幼虫的分类特征主要在体表的外被物、刚毛和腹足上的趾钩。鳞翅目幼虫身体各部具有各种外长物, 最普通的是刚毛、还有毛瘤、毛撮、毛突和枝刺等。幼虫体上的刚毛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可分为原生刚毛、亚原生刚毛和次生刚毛。原生刚毛和亚原生刚毛是幼虫分别在第一龄与第二龄时出现的, 其数目和位置固定, 具有一定的排列, 称为毛序; 而次生刚毛的数目和位置都不固定, 故没有命名。 鳞翅目幼虫一般有5 对腹足, 位于第3 ~6 及第10 腹节上, 腹足的数目有时减少,如尺蛾科一般仅在第6 节及第10 腹节上各有一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