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论文发表化学灌浆在砼面板裂缝处理的应用.PDF

化学论文发表化学灌浆在砼面板裂缝处理的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论文发表化学灌浆在砼面板裂缝处理的应用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化学论文发表:化学灌浆在砼面板裂缝处理的应用 副标题#e# 化学灌浆在砼面板裂缝处理的应用 贾书杰(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一、防渗面板裂缝概况: 马家岩水库工程位于河南省林州市境内,大坝坝型为砌石重力坝,自坝基砼顶部489.4m高程起,坝体上游迎水面和下 游原河床512.25m高程以下分设砼防渗面板。面板沿坝长方向设伸缩缝,500m高程以下分缝宽度为15m,上游500m高 程以上分缝宽度为9m,面板厚度为2m~0.8m,面板到583高程。 118~0+154、0+181~0+226,坝体两侧裂缝集中,中部未发现裂缝。裂缝位置比较规则,在面板中线4.5m附近,呈纵向 ,其中14块贯穿整块面板高度,8块未贯穿。516m~520m高程15号面板和520m~524m高程17号面板裂缝较为明显外, 其他裂缝均不明显,经由省中心实验室取芯观察裂缝呈直线向内延伸。裂缝的存在,将导致大坝渗漏、面板钢筋锈蚀 ,影响大坝安全;因此需要进行防渗补强处理。 二、裂缝处理方案 对于开度0.2mm以上或深层及贯穿裂缝,先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化学灌浆材料种类很多,其中环氧浆液具有强度高、 收缩小的优点,因此针对有补强要求的裂缝多采用环氧灌浆。化学灌浆一方面对裂缝起到防渗作用,另一方面,可以 恢复被破坏混凝土面板的整体性。然后,在灌浆的裂缝表面涂刷手刮聚脲,对裂缝进行双重防护。 对于开度0.2mm以下的裂缝,不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对裂缝两边进行打磨处理后,用丙酮清洗后,直接采用SK- E改性环氧灌浆材料涂刷封闭。 三、化学灌浆材料 采用SK-E改性环氧灌浆材料,该是一种具有较高粘结强度及防渗特性的改性环氧化学灌浆材料,主要用于补强及防 渗。这种材料粘度低,可灌性好,可渗入0.2mm混凝土裂缝和微细岩体内,与国内外的同类材料相比,其早期发热量 低、无毒性、施工操作方便,是较理想的混凝土补强加固材料。该材料具体性能指标如表1。 表1SK-E改性环氧系列浆材性能指标 名称 粘度(10-3pas) 比重 (g/cm3) 抗压强度(Mpa) 抗拉强度 (Mpa) 冻融次数 高温 性能 (100℃) 抗渗指标 28d 90d 纯浆体 潮湿面粘接 环氧系列材料 10~50 1.036~ 1.07 25~ 62 30~ 75 8.0~ 9.7 >4.0 300 强度无 变化 S8 纯浆体抗拉:采用“8”字砂浆试模,室温成型,养护1个月,测得抗拉强度。 粘接抗拉强度:采用“8”字砂浆试模,人为拉断后,浸水使粘接面呈潮湿状态,涂浆液粘接,养护1个月后测得抗拉 强度。 四、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1、布孔 按骑缝孔形式埋设灌浆嘴,灌浆嘴兼起排气嘴和出浆嘴作用。按骑缝孔形式埋设灌浆嘴,灌浆嘴距20~30cm根据缝 宽和裂缝类型布置,缝越宽孔距越近,贯穿裂缝布孔要近,一条缝至少布3个灌浆嘴,灌浆嘴兼起排气嘴和出浆嘴作 用。 2、基面清理 利用钢丝刷将裂缝两侧5cm范围内基面面灰尘、杂物清理干净。 3、灌浆嘴粘贴,封缝 按照布孔位置粘贴灌浆嘴,并利用结构胶封缝。灌浆嘴为长15cm直径10mm钢管,两端有丝扣便于连接灌浆管和封堵 。 4、压气试验、试漏 压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灌浆孔与裂缝畅通情况,以确定是否可以灌浆或是否需要重新埋灌浆嘴,检查封缝是否有效 ,有无漏气现象,压气所用的压力不得超过设计灌浆压力,一般灌浆压力为0.1~0.4MPa。 5、配制浆液 根据处理裂缝的要求配制浆液,本次灌浆采用SK-E改性环氧灌浆材料。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6、灌浆 灌浆前,应将所有嘴上的阀门全部打开,用压缩空气将孔内,缝内的积水尽量吹挤干净,并争取达到处于干燥或无水 状态,然后准备灌浆。根据裂缝情况选择灌浆方法,对细微裂缝,需用较长凝结时间的浆液;对较宽裂缝,需用较短 凝结时间浆液。 灌浆顺序按由深到浅,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灌浆,灌浆压力为0.1~0.4Mpa,当上部灌浆嘴有浆液流出时,及时塞紧 上部漏浆的灌浆嘴。灌浆的结束标准是以不吸浆为原则,如吸浆率小于0.01升/分钟,并维持适当时间一般15分钟,亦 可作为结束标准,停止灌浆。对贯穿裂缝视出浆情况,必要时间隔1-小时进行二次灌浆灌浆顺序按由深到浅,由下而 上的顺序进行灌浆,灌浆压力为0.1~0.4Mpa,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