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超文本_的兴起及网络时代的文学_陈定家.pdf

_超文本_的兴起及网络时代的文学_陈定家.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文本”的兴起 与网络时代的文学 陈 定 家 “文本”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有不少传统文本具有 “超文本”性 , 而在 “数字化生存”的时代 , “超文本”作为网络世界最为流行的表意媒介 , 它以 “比特”方式更 大程度地唤醒了文本的开放性 、自主性 、互动性 。“超文本”以 “去中心”和不确定的非线性 “在 线写读”方式解构传统 、颠覆本质 , 在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互唱和中 , 改变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存 在方式 。在令人难以想象的赛博空间里 , 网络文学所营造的 “话语狂欢之境”交织着欣喜与隐忧 ———它异彩纷呈 、前景无限却又充满陷阱与危机 。“超文本”的崛起不仅是当代文学世纪大转折的 根本性标志 , 而且也是理解文学媒介化 、图像化 、游戏化 、快餐化 、肉身化 、博客化等时代大势 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 。更重要的是 , “超文本”正在悄然地改写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 值标准 。 关键词  超文本  网络时代  文学  发展  危机 ( ) 作者陈定家 , 1962 年生 , 文学博士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  100732 。 进入新世纪以来 , 起于青萍之末的网络风潮 , 悄然演化成天落狂飚之势 , 径直把我们带进 一个 “数字化生存”的世界 。毫无疑问, 互联网的横空出世写下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神话 。就 文学这个以神话奠基的审美王国而言 , 一经网络介入 , 便立刻引发了大河改道式的族类迁移和 时空跳转 。千百年来辉映人类心灵世界的流岚虹霓 , 正被虚拟为诗意灵境中电子赋魅的天光云 影 。在整个审美意识领域 , “网络文学”的 “生成与生长”以及 “超文本”的 “兴起与兴旺”, 已经成为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 。“超文本”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并成为中外文 论与批评界一个开坛必说的 “关键词”。但无庸讳言 , 对 “超文本”这个从数字技术领域引入的 新概念 , 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仍缺乏应有的人文烛照和审美关怀 , 中西贯通 、文理兼容的诗学化 深度阐释更为少见 。可以说 , “超文本”的兴起已成为网络时代文学研究最迫切的课题之一 , 因 为 “超文本”研究已成为理解文学图像化 、大众化 、肉身化 、快餐化 、博客化 、手机化等时代 倾向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 。 纵观文本发展史 , 从陶塑 、骨雕 、铜铸 、缣文 、帛书的文字形态到印刷文本的 “粉墨登 场”, 由 “泥与木”到 “铅与火”再到 “光与电” ……在经历了一系列渐变与突转后 , 整个 “表 ( ) ( ) 意”家族正经历着从 A 到 B , 即原子 Ato m 到比特 Bit 的快速跃迁 , 一个全新的 “超文 本”世界轰然洞开 。在这里 , “超文本”鼻祖范瓦纳意在借 “机”拓展人脑联想功能之 “所想” 几成现实 ; 克罗齐所倡导的艺术与语言的 “同一化”也不再是梦幻 , “人人都可以是作家”; 雅 可布森所谓的 “支配因素”与 “辅助因素”之间的张力空前增长 ; 普通读者也可以像诗人一样 ·16 1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年第 3 期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