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词,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横亘(ènɡ) 酝酿(yùn) 液体(yè) 一叶扁舟(biǎn)
B.喷射(pēn) 烈焰(yàn) 保障(zhàn) 耸入云天(sǒn)
C.着陆(zhuó) 揽月(lǎn) 乾坤(qián) 造诣(yì)
D.翌年(yì) 诞生(dàn) 借鉴(jiàn) 九霄云外(xiāo)
解析 A项“亘”读èn,“扁舟”的“扁”读piān。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3分)
A.静侯 耸入云天 直刺九宵 扭转乾坤
B.酝酿 慢慢征途 经济实力 反复论证
C.苛克 连名上报 借签经验 摘星揽月
D.配置 最高致意 预订轨道 辉煌时刻
解析 A项“侯”应为“候”,“宵”应为“霄”;B项“慢慢”应为“漫漫”;C项“克”应为“刻”,“连”应为“联”,“签”应为“鉴”;D项“订”应为“定”。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________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2)就在年前,他还到四川雅砻江谷地________,一天内攀登500米高的山岭,又降到1 000米深的峡谷。
(3)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________的时刻。
(4)他们请一些有经验的儿科大夫担任“电话医生”,就有关儿童保健方面的问题________咨询,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
A.制订 考察 贯注 进行
B.制定 考察 关注 提供
C.制定 考查 贯注 提供
D.制订 考查 关注 进行
解析 第(1)句中,“制订”指创制拟定;“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用在此处恰当。“考察”是实地观察、调查之意;“考查”是用一定的标准去检查、去衡量之意,根据文意,第(2)句应选“考察”。第(3)句中,“贯注”指精神精力等集中;“关注”指关心重视,根据语境,应选“关注”。第(4)句的主体是“电话医生”,自然是“提供咨询”。
答案 B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但正是这8 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B.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C.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D.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解析 D项“东方红”是特定称谓,应该加引号。
答案 D
5.简述题。(3分)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姥姥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话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凭他怎样,您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壮哩!”刘姥姥的这段话是对谁说的?为何说这话?请简叙事情的经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刘姥姥因家中生活艰难,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从言谈中知道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上述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阅读与鉴赏(45分)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一年零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