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熔体定向氮化过程中气液固传输机理探讨.pdfVIP

铝熔体定向氮化过程中气液固传输机理探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铝熔体定向氮化过程中气液固传输机理探讨

铝熔体定向氮化过程中气液固传输机理探讨1 1 1 1 1 1 2 金胜利 ,李亚伟 ,刘国涛 ,李远兵 ,赵雷 ,李泽亚 1 武汉科技大学高温陶瓷与耐火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81) 2 上海宝钢研究院,上海(201900) E-mail :shengli.jin@ 摘 要:根据纯铝锭定向氮化生长显微结构特征,构造出气液固传质模型,并建立了反应 速率与各传质阻力的方程关系式。研究表明:控制铝熔体氮化速率的主要阻力来自于氮气在 熔体表面的化学吸附过程。而氮化反应的不断进行,导致业已形成的 AlN 晶柱内部或晶柱 之间的毛细管半径变小,降低了渗透速率,最终导致通过毛细管力传输到反应前沿的铝熔体 消耗殆尽,反应中止。 关键词:定向金属氮化法,铝,氮化铝,气液固传输机理 中图法分类号:TQ174.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62 流量为 10 ml/min。在开始升温前,炉膛内进 1. 引言 行多次抽真空、再充气的操作过程,以排除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Lanxide 公司提 应炉管内的残留氧气。当温度升高到 1100~ 出了一种制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新工艺— 定 1300℃,直接快速将装有铝锭的石墨坩锅下降 向金属氧化技术(Directed Metal Oxidation , 到高温区,等温处理 3h,自然冷却后计算反 简称DIMOX ),即在高温下利用一定阻生剂限 应前后质量变化与原始铝锭质量之比,即增重 制金属熔体在其它5 个方向的生长,使金属熔 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产物生长形貌 体与氧化剂反应且只向上单向生长[1] 。该技术 特征,并探讨了定向氮化过程中气液固传输机 具有工艺及设备简单,产品形状不受限制且体 理。 积稳定,尤其在材料组成和性能方面具有可设 计性,成为世界各国材料工作者竞相研究的对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象,其研究系统也从最初的Al O /Al 氧化物体 2 3 3.1 显微结构与传质过程分析 系扩展到AlN/Al 氮化物体系,相对应的合成 图 1 是产物反应前后增重情况与处理温 技术可被称为定向金属氮化法(Directed Metal [2,3] 。目前研究工作 度的关系。由图可知,随着温度的增加,试样 Nitridation ,简称DIMNI ) 主要集中在Al-Mg 、Al-Mg-Si 等合金体系上, 的重量逐渐增加( 图1a),且增重速率与温度的 关系符合 Arrhenius 公式(图 1b),表观活化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能为 208.7kJ/mol ,这说明整个铝锭氮化生长 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可在纯铝锭表面 由化学反应控制。 图2 是在扫描电子显微镜 涂敷金属镁粉,通过定向金属氮化法制备出 AlN 陶瓷材料[4,5] 。本文研究了在定向氮化过 下观察到的产物生长表面的形貌特征。在产物 表面存在大量球状团聚,电子探针分析表明为 程中Al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