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杏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PAGE PAGE 7 银杏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郭彦彦1,唐文煜2,邢世岩1基金项目:林业部948国外银杏新品种引进项目《叶用银杏新品种及矮林营建技术引进》,编号: 98‐4 基金项目:林业部948国外银杏新品种引进项目《叶用银杏新品种及矮林营建技术引进》,编号: 98‐4‐16 作者简介:郭彦彦(1982—),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林木良种经营与苗木培育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xingsy@sdau.edu.cn)。 (1.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泰安 271018; 2.济南市林果技术推广站,济南 250000; 3.济南市林业局,济南250000) 摘要:以6个银杏种质为试材,通过对影响AFLP技术的多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银杏的AFLP技术优化体系。优化的关键因素为:①模板DNA的质量:经多次抽提纯化,将DNA沉淀挑出,而不采用离心方法,获得高纯度的DNA;②酶切时DNA模板为300ng,反应时间为6h;③连接最适反应时间为10h;④预扩模板即连接产物最佳用量为1μl;⑤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70倍。 关键词:银杏,AFLP,体系优化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AFLP technical system in Ginkgo bilola Guo yan-yan1,Xing shi-yan1,Tan hong-cai2,Wang li1 (1. College of forestry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2.) Abstract: Som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FLP analysis system of six Ginkgo bilola germplasms were studied, and an optimized system was established.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system are: ①quality of template DNA.②300ng template DNA should be used in the digest system with the reaction time is 6 hours.③the time of ligation should be 10 hours at least.④one microlitre ligation products is used as the template of preamplification.⑤the products of preamplification are diluted to 70 times with 1 XTE for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Key words: Ginkgo bilola, AFLP, optimization of the system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技术是1993年由荷兰科学家Zabeau和Vos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DNA多态性的新方法[1],较其它DNA分子技术有DNA用量少、重复性好、多态性丰富、不需知道基因组序列信息、高效可靠等优点[2,3]。其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酶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不同基因型DNA的酶切位点不同,从而产生了扩增片段的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自1995年以论文形式正式发表以来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多样性[4,5]、系统发育[6,7]、图谱构建[8]、基因定位[9]、品种鉴定及分子育种[10]等研究中,它尤其适用于一些多态性低或特定品种的遗传研究和连锁图谱的构建。2003年,雷永等建立并优化了花生的AFLP体系[11];2003年,明军,张启翔等进行了梅花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研究[12];2004年,闫龙等优化了木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AFLP技术[13]。 银杏(Ginkgo bilola L.)是经第四纪冰川后唯一在中国保存下来的孑遗植物,具有高度的生态保守性(ecological conservation) [14]。银杏分子生物学方面近些年来也有研究,谭晓风等(1998)利用RAPD标记技术首次构建了银杏分子遗传图谱[15];陈月琴等(1999)研究了银杏雌株的ITS序列,表明了该类植物形态上的变化与分子进化的不一致[16];王晓梅,陈瑞阳等(2001)使用试剂盒利用AFLP技术检测雌雄银杏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筛选了与银杏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17]。葛永奇等(2003)利用I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