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溶液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溶液课件

二、沸点升高 沸点: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沸点。 H2O(l) 将破未破之时 沸点示意图 液体的蒸气压=外界压力 T Tb Tb ° Tf Tf ° po p B B′ 纯溶剂 溶液 固体纯溶剂 C A A′ 图2-2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由于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所以要使溶液的蒸气压p=p外=101.325kPa,必须升高溶液的温度,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溶液的沸点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沸腾过程中,随溶剂的不断蒸发,溶液浓度将逐渐增大,其蒸气压不断下降,沸点会越来越高,直至形成饱和溶液,达到恒沸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 某一指定浓度的溶液的沸点,是指此溶液刚开始沸腾时的温度。 Tb ° B B′ 溶液 纯溶剂 A A′ 时间 恒沸状态 Tb T 三、凝固点降低 凝固点:在101.3KPa下,液体和它的固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称为该 液体的凝固点。 冰 凝固点示意图 H2O(l) 冰水共存 液体与固相共存时 P液=P固 T Tb Tb ° Tf Tf ° po p B B′ 纯溶剂 溶液 固体纯溶剂 C A A′ 图2-2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由于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的蒸气压低,所以要使溶液的蒸气压P=P固,必须降低溶液的温度,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   当把不挥发的非电解质溶入溶剂形成稀溶液后,稀溶液的沸点将升高 、凝固点将降低,本质原因是:蒸气压下降了!!! 近似公式: 近似公式: 稀溶液的沸点的升高值、凝固点的下降值均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 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溶 剂 Kb Kf 水 0.512 1.86 苯 5.80 5.10 醋 酸 2.93 3.90 乙醇 1.22 1.99 三氯甲烷 3.63 4.90 四氯化碳 5.03 32.0 表一 几种常用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与凝固点降低常数 汽车水箱中加甘油或乙二醇 tf↓ 冰盐水冷冻剂(30g NaCl+1000 g水) tf =﹣22℃ 冬天除去道路上的积雪,你有什么好办法? 依数性的应用一 四、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渗透现象:用半透膜使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或一种为溶剂)隔开,将发生纯溶剂的净迁移现象。 半透膜 H2O(l) 浓溶液 H 产生渗透压的条件: 1、半透膜 2、具有浓度差 四、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渗透现象:用半透膜使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或一种为溶剂)隔开,将发生纯溶剂的净迁移现象。 产生渗透压的条件: 1、半透膜 2、具有浓度差 П 半透膜 (a) 半透膜 (b) 半透膜 (c) 净迁移 渗透压:为阻止溶剂的净迁移所需在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静压力。 四、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四、溶液的渗透现象与渗透压 1866年,荷兰化学家范特霍夫(van’t Hoff)指出: 渗透压:为阻止溶剂的净迁移,所需在溶液上方施加的最小静压力。 半透膜 H2O(l) 浓溶液 H 1、测得人体血液的凝固点降低值△Tf = 0.56K,求在体温37℃时血液的渗透压。 解: 根据 △T f = Kf bB 得 bB =△T f / Kf П = bBRT = 课 堂 习 题 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 等渗溶液 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示意图 等渗、高渗和低渗是以血浆的渗透压为标准确定的。正常人血浆的渗透浓度为303.7mmol·L-1。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 mmol·L-1的溶液为生理等渗溶液。 临床医学上的实际应用 FM型冰点渗透压计 FM型冰点渗透压计,用于测定溶液和各种体液渗透压的仪器。在医学 临床上,测定血清、尿液、胃液、唾液、透析液等溶液的渗透压,对于研究 水盐代谢平衡,评价肾功能紊乱,监护糖尿病,都有着重要意义,为疾病的 诊断提供科学的参数。 FM型冰点渗透压计 反 渗 透 技 术 淡水 盐水 (a) 正常渗透系统 反渗透系统 反渗透现象的应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浓缩) 淡水 盐水 P (b) Solution 第一节: 分散体系 第二节: 溶液及其浓度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四节: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 一、 二、 三、 四、 1、熟悉溶液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2、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以及各种浓度之间的换算。 3、理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4、初步掌握溶液依数性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熟悉渗透压在生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