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师谈高考全国卷命题趋向和高分策略要点
全国卷选择题的特点是:单点突破、深挖内涵;设问灵活,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层次高,重视新情境下历史迁移思维的应用能力。全国卷选择题依据其特点可划分为三类:揭示本质型、因果判断型和比较型。通晓这三类题型的解题技法,有利于考场快速精准解题。
一、全国卷历史选择题三大题型
题型(一) 揭示本质型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要求考生能够透过材料的表象,深入地揭示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或实质)。事物的本质不能用简单的直观方法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近三年高考对这类选择题考查的分析如下: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小计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3
6
8
7
5
6
合计
9
15
11
[解题方法]
概括历史事件本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其本质属性。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求答项中的“表明”“体现”“反映”“说明”等关键词。“说明”含有分析、阐述之意,“表明”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反映”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获取历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题目。
[典题示例]
( 2015·全国卷Ⅰ)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 选C 材料的主体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朝廷认可。能得到朝廷的认可足以说明其影响力之大,这种影响力根源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题型(二) 因果判断型选择题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其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背景是”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近三年高考对这类选择题考查的分析如下: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小计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4
3
2
3
3
3
合计
7
5
6
[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选择题时需掌握如下三点:
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等;
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典题示例]
(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 选C 题干所述内容是“果”,要求我们去寻“因”。在“家国同构”的古代政治中,“宗庙”“社稷”强调的是父系血缘宗亲,两汉时期外戚得以参与朝政,其原因即可明确。
题型(三) 比较型选择题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通过材料的形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这种类型的试题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共同点的,可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
近三年高考对这类选择题考查的分析如下: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小计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3
2
3
2
4
3
合计
5
5
7
[解题方法]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应在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
①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
②明确比较对象,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
③分析比较项,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
④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
[典题示例]
(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叉车车联网管理系统.ppt
- 吊装基础知识培训.ppt
- 吉林省长春市九年级语文上册5巩乃斯的马课件.ppt
- 《人琴俱亡》学案.doc
- 同泽高中实验设计.ppt
- 同等学力-工商管理综合复习资料-财务管理.doc
- 《五彩池》教学课件.ppt
- 同济大学高层建筑第三章3.4.ppt
- 同步电机教程.ppt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ppt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八).docx
- 公考讲义-2025年1月时政汇总.pdf
- 2025年省考逻辑填空1000 高频实词积累+刷题早读课 讲义.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九).docx
- 2025四川事业编FB综合岗考试-综合能力测试讲义-主观题基础,案例分析题,公文写作及文章写作题.pdf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五).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5国考执法课程.doc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江西执法课程.doc
- 25上半年2期套题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十).docx
- 2025申论多省联考刷题课真题资料-2024福建县乡课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