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确定梅花为国花之史实考.docVIP

南京国民政府确定梅花为国花之史实考.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国民政府确定梅花为国花之史实考

南京国民政府确定梅花为国花之史实考   摘要: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确定梅花为国花之事广为人们关注,然而迄今海峡两岸对于整个事情过程的认识都失之简单粗疏,对关键细节多有误解。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考证,笔者发现,此事最初由国民政府内政部发起,1928年11月底,内政部礼制服章审订委员会决议以梅花为国花,报请国民政府核准。12月初,国民政府行政院交教育部核议,教育部对内政部的主张深表赞同,认为“定梅花为国花,备极妥善”。以往多认为此议最初由财政部发起,因筹铸国币而请求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颁示国花,然财政部的申请在1928年底,远在内政部和教育部之后。1929年1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将财政部的申请批交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核办,宣传部审核认为,梅花、菊花和牡丹三种花中可择一种为国花。1929年1月28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决议“采用梅花为各种徽饰”,至于是否定为国花,要提交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2月8日,国民政府据此正式通令全国以梅花作为徽饰。其实,早在1928年12月初,内政部和教育部拟定梅花为国花的消息见诸媒体,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最终未能就此作出决定,原因是会上意见分歧较大,一时难以统一,与当时桂系所起“湘事”风波无关。整个过程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关键词: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国花;梅花 国花是现代民族国家一个重要的象征资源或常见标志,包含着国家自然资源和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特性等方面的宝贵信息,备受人们重视。国花大都属于民间约定俗成,出于法定的少之又少,世界大国中只有美国的国花由国会决议通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也非没有国花。明清以来尤其是民国初年,人们多称牡丹为国花。1927年南京蒋介石政权建立后,明确推尊梅花为国花,为社会普遍接受和使用,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一政治遗产为台湾当局所继承,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社会“青天白日”“青天白日满地红”等“国家”标志按例受到排斥时,多以梅花图案“作弹性运用”,形成一定的惯例。尤其是“台独”势力逐渐兴起后,岛内人士对梅花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蕴含关注渐多,80年代初期曾出现“推广梅花运动”,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国花问题渐受关注,以梅花为国花的呼声一度最高,民国年间梅花为国花一事常为人们谈起,出现了一些相关史实的介绍文章。然而据笔者考察,海峡两岸的相关说法多只以当时党政机构的两三篇公文为依据,对整个过程的全面把握不够,对一些关键细节不乏误解。笔者综合当时政府公文、媒体消息和其他有关史料,广泛参考海峡两岸的研究成果,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和考述,力求全面、准确地再现整个过程 一、国民政府拟选国花前的民间舆情 现代意义上的国花评议是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的,最初人们多主张牡丹,也有因北洋政府设授嘉禾章,而认为“嘉禾”水稻是国花者。牡丹自古与君主威权、荣华富贵联系较多,自“五四”运动以来,受“反封建”思潮的影响,赞成者渐少,而梅、兰、菊等精神寓意鲜明之花渐受推重。1926-1927年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1928年底“东北易帜”,全国形式上基本统一,从此进入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代。随着国家政权机构建设的全面展开,作为国家标志的国旗、国徽和国花的讨论逐步摆到了议事日程。民间有关国花的讨论又一次兴起,1927年10月“双十”国庆节前,《申报“惟国徽、国花,虽勿逮国旗需要之繁,其代表国家之趣旨,要亦相若。每逢庆祝宴会之际,与国旗并供中央,自陈璀灿辉皇之朝气,亦盛大典礼必具之要件也,似不宜任其长付缺如。”该文认为牡丹浮艳,不足为国花,而梅、兰、荷“类皆恬退独善之旨,处今竞争剧烈、强食弱肉之世,而犹以恬淡相崇尚,在私人尚觉非宜,其可以是方国家乎”,因而主张“升菊为国花”,理由是:“坚劲傲霜,正符国人沉毅耐劳之美德;而菊号黄花,可喻吾黄裔;花于双十节,适应国庆之期,可备礼堂供养;而清季革命诸役,实以广州省城一举为最烈……今诸烈士合葬于黄花岗,恰与国花同名,亦足慰英灵于地下。”同时,也有人提出异议,主要顾虑菊花是日本国花,“我国亦以菊为国花,岂不互相冲突”。随着国民革命纪念节庆系统的逐步形成,人们更多地将国花与国庆等国家仪式相联系,菊花花期适值“双十”国庆节前后,从二十年代中期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以来,菊为国花的呼声越来越高,梅、兰、荷等传统名花虽间也有人主张,但远不足比。这是国民政府正式拟议国花前的舆论背景 二、以梅花为国花最先由内政部拟议发起 以梅花为国花,由国民政府内政部礼制服章审订委员会第18次会议首先提出,时间在1928年lO月26日。该委员会属于内政部发起成立的一个议事机构,由军委会、外交部、大学院(教育部)、工商部、司法部等单位派员参加,内政部长薛笃弼任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