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工艺作物生产及科学技术
第一节 烟叶生产及科学技术
烤烟
在延边地区30年代开始栽培烤烟。解放后特别是50年代后期开始增加栽培面积,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起了主要的作用,70年代后期建立延吉卷烟厂开始,在延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上起主导作用。
烤烟栽培历史及生产状况
据历史记载,1932年在敦化满州铁道农事试验场,试验栽培了烤烟,把公顷产量提高到800kg。但是因为持续的寒冷气候而不能大面积栽培。据龙井县志,1935年在龙井劝农模范场,成功了烤烟的试验栽培,1936年建立了龙井烤烟试验场,从朝鲜招聘2名技术员, 1公顷面积里栽培了烤烟,收获了1,170kg。而且那年举办烤烟栽培培训班,培养了重点栽培地区的10名青年。1937年建立间道省烤烟耕作组合,组合产下立屯组合,5户成为一个组,建建平19.98m2烤房,每户耕作了0.8公顷的烟地。
建国后烤烟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发展。
烤烟生产情况表
单位:公顷,吨,kg/公顷
年代 年度 年平均栽培面积 年平均总生产量 年平均公顷产量 40 1949年 2,281 2,433 1,066.6 50 1950年—1959年 6,070 7,039 1,159.6 60 1960年—1969年 6,169 10,013 1,623.1 70 1970年—1979年 6,142 14,545 2,368.1 80 1980年—1989年 7,755 14,391 1,855.7 90 1990年—1999年 8,360 13,016 1,556.9 21世纪 2000年—2005年 5,077.7 14,076 2,772.0 据上面表可知,到50年代烤烟的年平均栽培面积急速增长,增长到1949年栽培面积的2.67倍。但是,单位面积产量仅增加到7.8%。单位面积产量是60年代和70年代里带来了大提高。年平均公顷产量是60年代里比50年代增加了39.97%,70年代里比60年代高45.9%。但是80年代中期开始,随商品经济的急速增长,在烤烟生产上实施维持适当的产量,以质量放首位的方针,虽然减少了公顷产量,但是提高了质量,保障或提高了经济效益。
建国前烤烟生产和技术
品种
建国前,在延边地区成功了叫《黄色烟》的美国品种的试验栽培。大面积栽培品种是从日本引进的《???》和《?????》品种。1942年后,随着烤烟栽培面积的增加,从日本引进栽植比美国黄色烟生育期短的《??????》品种,栽培了当地选育的《柳叶尖》品种。多年间的生产实践上,引进的《??????》品种是属晚熟品种,虽然产量较高,品质也好,受无霜期的限制,既中晚熟品种又地方品种《柳叶尖》逐渐占很多面积。当时,这个品种的公顷产量是1,500~2,000kg。建国前为止《柳叶尖》品种是延边地区的主要的普及品种。
栽培技术
建国前的栽培技术是粗糙、落后、简单。但是,在育苗上投入重视,培育壮苗而非常注意。
育苗
选择地势稍高,排水良好,向阳地块,北边和西边立防风障。苗床长度为12m,宽度为2m,高度为0.2m。??周围做框,??底下铺玉米杆或大豆杆厚度为20~24cm,上面铺用筛子筛好的无草籽、腐熟好的猪粪10cm厚度。4月中旬的晴天,播发芽好的种子,上面铺一层干净(??????)柔软,碳水化合物较多,组织细致 黄色、金黄 较鲜明 允杂色稍有 10 7 中黄3等 ZH3 较柔软,碳水化合物较多,组织较细致 淡黄~金黄 较暗 20 15 中黄4等 ZH4 较柔软,组织较疏松 淡黄~深黄 稍暗 25 20 中黄5等 ZH5 较柔软,组织稍疏松 土黄 暗 35 30 中黄6等 ZH6 组织较疏松 土黄 暗 50 35 上部黄色 上部黄色1等 SH1 柔软,碳水化合物较多,组织较细致 深黄~黄色 较显明 10 7 上部黄色2等 SH2 较柔软,组织较粗糙 深黄~黄色 较暗 20 15 上部黄色3等 SH3 较柔软,组织稍粗糙 褐黄~深黄 稍暗 30 20 上部黄色4等 SH4 稍柔软,组织较粗糙 棕黄 暗 40 25 上部黄色5等 SH5 组织粗糙 棕黄 暗 55 35 青黄色 青黄
1等 QH1 较柔软,碳水化合物稍多,组织较细致 黄色多、青色少 较暗 20 15 青黄
2等 QH2 稍柔软,组织稍粗糙、疏松 青黄 稍暗 30 25 青黄
3等 QH3 组织粗糙疏松 青色多黄色少 暗 40 30 末等 MJ 青色叶、褐色叶、灰色叶、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635—86)
品质规定(16级)单位:cm,%
组别 等级别 代号 成熟度 身份 色泽 叶长 杂色,损伤 油分 厚度 叶片结构 颜色 光泽 允杂色范围 允面积(%) 允损伤面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