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液体制剂-1-4节课件
第九章液 体 制 剂;概述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低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溶液剂
溶胶剂
混悬剂
乳剂
其他液体制剂
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第一节 概 述(Outline);通常是将药物(固体、液体和气体药物),以不同的分散方法(溶解、胶溶、乳化、混悬等)和不同的分散程度(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和微粒状态)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分散体系。;液体制剂 特点;缺点(Disadvantages) ;2. 液体制剂 质量要求(Requirements for quality);液体制剂 分类(Classification); ⑵ 非均相液体制剂
heterogeneous l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为不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包括溶胶剂、乳剂、混悬剂三种。;瞧彩殖索容酚乖颠粤寂仲俊秆佯损指麓邑跃沙洪阁恶羡灌厄荐漫抱柑抉歌第九章-液体制剂-1-4节课件第九章-液体制剂-1-4节课件;2. 按给药途径分类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Solvent and additive of liqui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 ;在制备液体制剂时,药物的溶解或分散状态与溶剂的极性有密切关系。溶剂按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大小分为极性溶剂、半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1.极性溶剂; 甘油别名:丙三醇。分子式:C3H8O3;结构式:HOCH2CH(OH)CH2OH。为无色、透明、无臭、粘稠液体,味甜,具有吸湿性,可燃,低毒。与水和乙醇混溶 , 中性。溶于11倍的乙酸乙酯,500倍的乙醚。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对酚、鞣质和硼酸的溶解度比水大。甘油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延长药物局部药效等作用。; 分子式(CH3)2SO是一种非质子极性溶剂。为无色、澄明油状的粘性液体,能与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任意混合,DMSO溶解范围很广,有“万能溶剂”之称。仅限外用。它具有消炎止痛、利尿镇静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的疗效,对肌体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和对其他药物的携带、增效作用。;2.半极性溶剂; 药用品为1,2-丙二醇,为无色粘稠
液体。有吸湿性。微有辣味。
易溶于水、丙酮、乙醇、甘油、氯仿等,可溶于乙醚、轻矿物油、挥发油、芳香油等,不溶于脂肪油。
可用作保湿剂、溶剂、湿润剂、渗透剂、抗防冻剂、脱水剂、防腐剂。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
性质基本上与甘油相同,但粘度、毒性和刺激性均较甘油小,溶解性能好,能溶解很多药物,与水等量混合时,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乳剂中加入5%~10%作为保湿剂。; 其通式为H(OCH2CH2)nOH, n≥4。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200~10000,随着平均分子量的递增,从无色液体至淡黄色蜡状固体,溶于水、乙醇和许多有机溶剂,性能稳定,液体制剂中常用的为聚乙二醇300~600,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水解破坏,有很强亲水性,能与水、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增加药物的溶解度。;3.非极性溶剂;② 液体石蜡(liquid paraffin);③ 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Acetic ester); 液体制剂的常用附加剂 ; 2. 助溶剂(hydrotropy agent) ;(1) 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2) 形成复盐;(3) 形成分子缔合物; 当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与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茂皋灾陈倘民水了牲酶六芥伴杂棍湾丢箔枉谁透炯戒相捶困瘤涤淹僧试店第九章-液体制剂-1-4节课件第九章-液体制剂-1-4节课件;《中国药典》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1、致病菌:口服药品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外用药品不得检出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活螨:口服药品不得检出活螨和螨卵。
3、杂菌总数及霉菌总数: 细菌数,每1克不得超过1000个,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ml不超过100个…;①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
② 苯甲酸及其盐
③ 山梨酸及其盐
④ 苯扎溴胺(新洁尔灭)
⑤ 醋酸氯己定(醋酸洗必泰)
⑥ 其它; 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parabens)
又称尼泊金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甲酯、乙酯、丙酯和丁酯,广泛用于内服液体制剂中。以乙、丙酯(1∶1)或乙、丁酯(4∶1)合用时最多,其浓度均为0.01%~0.25%。酸性溶液中作用强,中性有效,弱碱性中减弱。;②苯甲酸和苯甲酸钠(benzoic acid and s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