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文言文备课 宁波三江中学 马秀敏 一.对今年宁波城区中考卷文言文题型的分析 课内题(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三段)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齐地方千里( ) 1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原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0、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2分) 21、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 课外题(苏洵《谏论》节选) 2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且告之曰(将要)B、跳而越之与千金(给予) C、顾见猛虎(回头)D、而越之如康庄矣(宽阔平坦的大道) 2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与之临乎渊谷者 B、能跳而越此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乃记之而去 C、不然为怯 D、其怯者犹未能也 士卒多为用者 其真不知马也 24、这段文字认为“勇”与“怯”皆为“以势驱之”。其中的“势”内涵丰富:对勇者而言,是指 ;对半勇半怯者而言,是指 ;对怯者而言,是指逃命。(2分) 25、本文认为人没有勇和怯之分,关键是情势驱使他罢了。你是怎样认为的呢?(2分) 总的来说,今年的宁波城区中考卷文言文题型,淡化了古汉语语法知识,强调了对文意的理解与评析。这是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为依据的:“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教学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教学应该关注“言”、“文”、“人”这几个层面。 其中“言”指“字音、字义、词法、句法”等,属于第一层面,是必须让学生踏踏实实掌握的。虽然词法句法等知识不会直接考查,但它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语言难点。惟有掌握了这一层面的知识,才能谈得上其他层面的学习。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品味古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是第二层面。 作者是隐含在文章背后与我们对话的人。通过探究文章的思想内涵及阅读相关资料来进一步认识作者或文中人物,以现代意识审视古人的价值取向,批判地学习古人的人生态度,拓宽学生的思想文化视野。这是第三层面。 三、新课程标准下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诵读。 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读课文 。 小组讨论,质疑答疑。全班互动式学习。 归纳整理,巩固练习。 写作练习。 比较阅读,补充阅读。 运用多媒体等多种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四、九上九下文言文教学设计 《陈涉世家》 1、导入:(从电影《英雄》引出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刺客的刺杀为什么被视为正义行为?因为秦王残暴。而二世更是无道,天下苦秦久矣。但是刺客们并没有达成目标, 而由陈胜吴广首先发起的农民起义却最终推翻了秦王朝。(出示“大泽乡起义”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你能说说这次起义的情况吗?你是怎样了解到的? 2、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读课文。小组讨论,质疑答疑。全班互动式学习。归纳整理,巩固练习。 3、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的故事情节。(师生讨论完成,欲降低难度,可用填空形式。) 少时佣耕,胸怀大志→谪戍渔阳,遇雨失期→陈吴谋议,欲举大计→诈称扶、项,行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激怒将尉,杀尉起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所向披靡,队伍壮大→陈县称王,应者如云 4、研读课文,探讨人物形象。 你认为陈胜、吴广谁应为王? 你最赞赏陈胜的哪句名言?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学生诵读、体味,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比较阅读(由此自然引出对司马迁其人其作品其创作态度的介绍:学生介绍相关资料,教师作适当补充。) 课文与课后练习三短文比较阅读(了解陈胜称王前后的变化,丰富其人物形象,了解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及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课文与《后汉书·班超传》首段比较阅读(陈胜与班超的共同点、表现人物手法的异同) 课文和《汉书·陈胜项籍传第一》比较阅读(虽是“实录”,也能表现出史家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主观态度。为何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出身低微、称王仅六个月的陈胜列入“世家”,而后来班固写《汉书》,却将他归为“列传”?史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为何不同?) 课文和《资治通鉴·卷第七·始皇帝下元年》比较阅读(《史记》写三老豪杰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基于无人机的野外自动求救系统设计文献综述》2400字.docx VIP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共31张PPT)-2025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VIP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pdf
- 人体解剖与生理学知识测测试题(含答案).doc
- 化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共55张.pptx VIP
- 企业年金PPT课件.pptx
- 2024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pptx
- 二零二四年度养老院护理服务劳务承包合同范本3篇.docx VIP
- 八年级英语《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PPT课件.ppt
- 高三物理高考二轮复习备考计划(10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