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冲突.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的冲突

中西文化的冲突、对话和超越 ——论二十世纪美国华裔文学 王理行 ????20世纪末的美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就是一大批华裔作家的崛起。这一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美国文坛长期以来都是美国白人的一统天下,有色人种在其中的声音极其微弱。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变。首先,美国犹太文学队伍越来越壮大,成果喜人。其次,几乎与犹太文学的兴旺发达齐头并进的是美国黑人文学。另外,印第安文学也在六七十年代开始崛起,墨西哥等拉丁美洲裔作家、意大利裔作家等相继大量涌现,华裔、日本裔、印度裔、朝鲜裔等亚裔作家接连不断地成为美国文坛的热点,形成了非主流文学蓬勃发展的浪潮。 ????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亚裔美国人的声音在美国社会渐渐响起的时候,美国亚裔文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又以美国华裔文学的成就最为突出。1976年,美国华裔女作家马克辛?洪?金斯顿(Maxine Hong Kingston, 中文名叫汤亭亭,1940— )的作品《女勇士》(1976)出版并大获成功,获得了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非小说奖等重要奖项。她的另一部作品《中国汉子》( 又称《金山勇士》,1980,中译本名为《中国佬》)几年后再度获得好评,荣膺美国图书奖。13年之后,一批美国华裔作家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起来,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冲击波,使得人们不得不把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现象和美国文坛的新生力量来看待。在这批美国华裔作家里,首先引起反响的是艾米?谭(Amy Tan,中文名叫谭恩美,1952— ),她因第一部长篇小说《喜福会》(1989)一举成名。此后,包括《灶王奶奶》( 1991)和《正骨师的女儿》(2001)在内的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很大的轰动。随后,戴维?王?路易(David Wong Louie, 中文名叫雷祖威,1955— )的《爱的痛苦》(1991)和杰什? 任(Gish Jen,中文名叫任璧莲,1955— )的《典型的美国人》(1991,中译本名为《典型的美国佬》)都以黑色幽默作为小说的基调,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位美国华裔作家格斯?李(Gus Lee,中文名叫李健孙,1947— )的长篇小说《中国小子》(1991)甚至在出版前就被出版商看好。如今,金斯顿已被普遍视为当代主要美国作家之一,艾米?谭也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连1985年从中国大陆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后在美国从事教学和写作、1997年才加入美国籍的哈?金(Ha Jin, 中文名叫金雪飞,1956— )也被美国著名剧作家约翰?D. 托马斯视为“不仅是最重要的美国青年作家之一,而且也是最不寻常的作家之一”。毫无疑问,美国华裔文学已经成为美国文坛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在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里,始终回荡着一个共同的主旋律,这就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矛盾和痛苦中的混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美国华裔作家对待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态度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一个从对立、冲突,走向对话和超越的过程。 ? ? 冲突——美国梦与落后的中国 ????美国华裔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王山(音译)于1875年用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出版了《英汉手册》。该作品并不仅仅是一本对付当时的反华政策和种族歧视的实用手册,也是一部记录了王山及其助手在美国生活的经历和感受的准文学作品。李延富(Lee Yan Phou,1816—1938 ) 的自传作品《我在中国的少年时代》(1887),真正揭开了美国华裔文学历史发展的序幕。从题材和写作手法来看,早期美国华裔文学主要描写旧中国的社会习俗并反映在美华人生活,在艺术上一般都停留在简单的叙述故事阶段。最早在美国引起读者关注的美国华裔作家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30和40年代的美国华裔作家中,林语堂最突出。他的《吾国吾民》(1937)由赛珍珠作序并得到赛珍珠的高度评价,在欧美流行较广。黎锦扬(Chin Yang Lee, 1917— ) 的《花鼓歌》(1957)和路易斯?朱(Louis Chu,1915—1970 )的《吃一碗茶》(1961)也是值得注意的类似题材的作品。 ????正是通过自传文学,美国华裔作家才叩开了美国文学的大门。帕迪?刘(Pardee Lowe, 中文名叫刘裔昌)的自传作品《父亲和荣耀的后裔》(1943)是美国华裔文学中第一部在美国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文学作品。全书着重写的还是儿子的成长过程,甚至“为了突出儿子,书中不惜排斥父亲”。而实际上,父子之间的冲突,并不仅仅是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而是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 儿子从小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美式教育,对于他来说,“中国的事物都令人厌恶、无法接受,而美国的事物却令人神往、无法抗拒;中国是落后的象征,而美国却是现代化的化身”。由于一心指望进入美国主流文化并被美国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