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些“专家”动辄“有史以来”怎样,把一时观察的所得放大成自古以来的传统。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但绝不包括“结婚必须买房”这个所谓的传统,这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出现的“传统”。 作者:李开周 限购以后,楼市冰封,售楼部的日子不好过了。我一个卖楼的学妹说,把她今年卖的房子全加起来,还赶不上去年一个月的出货量。楼市上买房的人还是有的,基本上都属于“刚需”,以即将结婚的小青年为主。不信您随便到哪个售楼部瞧一瞧,围着沙盘指指点点的都是二十岁出头三十岁不到的姑娘容我举例说明。 民国最有名的大文学家鲁迅您知道吧?他跟许广平结婚,没有买房,生了周海婴以后,还是没有买房,他一家三口在上海住了很多年,一直是租房住。在许广平之前,鲁迅跟原配妻子朱安也结过一回婚,那时候买房了没有?没有,他们的婚房是绍兴老宅,不是专门买的。鲁迅婚后在北京工作,住处是绍兴会馆,可能是借住,也可能是租住,决非购买。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鲁迅才买下平生第一套房产,而且还是跟兄弟周作人合资买的,目的是让母亲和弟媳都能搬进去,一个大家庭在一块儿生活,而不是当作他和朱安迟到的婚房。 1933年,民国另一个文学家沈从文与他的女学生兼女朋友张兆和在北京结婚,也没有买房,他们是在北京西山旅馆办的婚礼,婚后租了一所小院。关于那所小院,沈从文在给大哥沈云麓写的信里描述过:“大门有一屏风,院子中有一大槐树,一大枣树。院子虽小,因为还系长形,散步尚好。又有一更小院子,可晾衣裳。”家具摆设就更简单了:“堂屋中除吃饭用小花梨木方桌之外,只是四张有八条腿的凳子,一个长条子案桌,一个茶几。卧房中只一床,一红木写字台,一茶几,一朱红书架。” 您千万不要以为沈从文买不起房子,他结婚的时候已经是著名作家,而且还在教育部工作,妻子张兆和则在北大教书,两口子都算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兼高级白领,收入虽然比不上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比工薪阶层还是高得多的。早在婚前,沈从文就雇了一个保姆,张兆和又从青岛老家雇了一个厨师,这保姆和厨师专门侍候夫妻两人,论生活水平,绝对超过今天的高级白领——现代白领最多雇一个保姆,谁家能专门养一个厨师呢? 至于鲁迅,成名比沈从文早,收入也比沈从文高,五四运动前,他在教育部的月薪加上他搞翻译的版税,每月平均收入超过三百块大洋。要知道,那时候黄包车夫平均月收入还不到十块大洋,鲁迅雇保姆,管吃管住,每月只需要开出两三块大洋的薪水。当时北京房价非常之低,在各大城市房价排名中差不多居末位(上海名列前茅,其次是广州,天津因为有租界的关系,房价远远超过北京),花几千块大洋就能买一所大四合院(鲁迅和周作人买的那所四合院只花了三千五百块大洋)。换句话说,凭鲁迅的收入,一两年工夫就能在北京买到相当不错的房子。可他就是不买。因为当时社会上根本就没有买房的风气,更没有买婚房的风气。 民国人也攀比,攀比的是谁家的家具豪华,谁家的保姆懂事,谁家买了一辆黄包车并雇了一个专职车夫,而不是谁家买了房子。只要你住的房子足够大,足够漂亮,装修布置足够典雅,你就是上流社会,哪怕那房子只是你租来的,你也可以信心十足地在外面挂一招牌,写上“李公馆”或者“张公馆”。而如果你的房子又小气又俗气,哪怕是你买的房子,哪怕你一下子买了几十套,你也是土鳖一个。这就是民国的风气。 所以千万不要再说购买婚房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如果非要说它是个传统,那也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出现的(房改之前多数市民租住公房,买房的想法近乎天方夜谭)“传统”。 小伙,而拎着钱包捏着存折站在他们背后等待付款的,则是那些准公公准婆婆准岳父准岳母。换句话说,正是“想结婚先买房”这一社会习俗撑住了中国大陆摇摇欲坠的楼市。 为什么结婚之前必须先买房呢?报纸上一个“营销专家”说: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 某些“专家”老是这样,动辄“有史以来”怎样怎样,“自古以来”如何如何,把一时观察的所得,拔高为永恒的真理,把最近几十年才有的现象,放大成“几千年来的传统”。我们中国有很多传统,但绝对不包括“结婚必须买房”这个所谓的传统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