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课件
中国为什么要掀起变法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为挽救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宣传维新思想,参与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1、怎样理解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性质? 提示: 看一个政治运动的性质,主要看运动的目的、内容和作用,领导者是次要的。甲午战后,变法进入政治运动范畴。归纳维新派的目的,可概括为两点:挽救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从内容看,有些是封建改革,但有利于向资本主义过渡;有些本身就是资本主义性质,尤其经济方面。从作用看,结果虽失败,但对整个社会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启蒙作用很明显,启示人们进行革命,不久孙中山成为时代先锋。即使从领导者来看,也是维新派推动、策划的结果,他们是变法的顾问、灵魂,光绪帝只是一个挂名或台前领袖。 2、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切入社会——中日改革前夕形势比较 切入措施——中日维新内容比较 一、阅读与思考 (材料见教材第112页) 阅读以上材料,你是否同意梁启超的解释?如果不同意,你的看法是什么? 答案: 不同意:过快、过激的改革,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维新派犯了激进主义的错误,他们急于求成,缺乏通盘考虑,“除旧布新”与循序渐进、抓重点、分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改革并不矛盾。 同意:(1)面对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维新派以追求完美至善的精神制定出纲领性的改革规划,但在种种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归于失败。 (2)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变法的失败结局来指责变法纲领,因为纲领本身就是一个高于现实的远景规划,循序渐进、抓重点、分主次等都是为实现纲领规划而采取的现实策略,不能把变法纲领的力度、强度、广度与现实策略的激进与否等而同之。 二、解析与探究 (材料见教材第112页) 根据材料分析中日两国在近代教育上的差异,并思考这种差异与两国近代化之间的联系。 答案: (1)差异 ①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在全国建立起完善的大中小学教育体制,国民受教育的比例很高。 ②清政府自洋务运动以来功利性地兴办一些专业技术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教育体制。 ③维新运动期间兴建了一些新式学堂,但规模数量均严重不足,政府投入微乎其微。推行近代教育体制的时间比日本晚30年。 (2)联系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日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教育兴国。 ②清政府不注重发展近代教育,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三、自我测评 1.简述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答案: (1)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甲午战败造成的强烈冲击,使人们意识到救亡图存迫在眉睫。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 2.简述维新派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答案: (1)主张:实行变法,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2)主要内容 3.结合史实,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答案: (1)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 (2)维新派力量弱小,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3)维新派在方针策略方面的一些失误。 新政危机四伏 袁世凯 随着变法的深 入,新旧势力冲突日 益尖 锐。 维新 派想 争取 列强 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 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 光绪帝接见外国使节 2、壮大声势——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二、戊戌变法的进程 1、揭开序幕——公车上书 3、决意变法——《应诏统筹全局折》和保国会的成立 5、无力回天——戊戌政变 4、变法强音——百日维新 光绪帝 慈禧太后 5、变法失败——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的结果: 囚禁光绪帝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 康、梁匆忙逃亡日本 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光仁 戊戌六君子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戊戌政变的结果: 探究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材料一 1898年6月15日上谕:革除翁同龢的一切职务,驱逐回籍。授任新职的二品大臣需到皇太后面前谢恩;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统帅北洋三军。 想一想:翁同龢、荣禄是什么人?变法诏书刚颁布第四天慈禧就逼迫光绪发布后三道上谕,目的何在? 材料二 荣禄问康有为:“一二百年之成法,可一旦遽变乎?”康有为答:“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 想一想:和慈禧的善于玩弄权术比,康有为的回答说明维新派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三 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 想一想:维新派在推行改革措施方面有何问题? 1、变法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判断题库及答案(共100题).doc VIP
- 家长会防性侵安全教育.pptx VIP
- T CACM 成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pdf VIP
- 心血管系统疾病3-风湿病与心瓣膜病课件.ppt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课件.pptx VIP
- 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100题).docx
- Q∕GDW 11059.2-2013 特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现场应用导则.pdf
- 初来乍到第一季(中英对照台词)Fresh Off the Boat S01.pdf
- T CACM 食管癌前病变治未病干预指南.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看拼音写词语全册汇总(练习+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