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实词理解技法
考点解读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大纲》对此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规定能力层次为B级。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包括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以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的理解。
这一考点常考类型如下:
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文中常见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指本应用甲字时,却使用与甲字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甲字的一种语言现象。此外,还有少数形近通假字。在解释通假字的时候,应该把借用的字还原为本字,解释本字的意思。通假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类:
同音替代。用与甲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乙字替代甲字。
如:寒暑易节,使一反焉。(《愚公移山》)
“反”通“返”,二者读音完全相同。
音近替代。用与甲字读音相近的乙字替代甲字。
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即双声通假。
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内”通“納”。
另一种是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即叠韵通假。
如:因笑谓迈曰:“汝知之乎?”(《石钟山记》)
“识”通“志”。
形近替代。如: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说”通“悦”,高兴的意思。
古今异义词。
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从古至今词义的演变情形分为下列几种:
词义扩大,即现代词义比古今词义的范围要大。如:“皮”,本义指“兽皮”。现指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以及包在外面的东西,例如“树皮、封皮”等。
“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之名,后来扩大到河流的统称。
“秋”古代仅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来又有“一年”的意思,例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
词义缩小,即现代汉语的意思比古文所指要小,主要有三类:
词义程度的减弱。如: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地步。今义的“饿”,指一般肚子的饿,程度减弱了。
词义表示范围的缩小。如:
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和女孩,都是“子”。现在“子”仅指“儿子”。“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仅仅指妻子,词义的范围也缩小了。
词义义项的减少。如:
战、守、迁皆不及施。(《指南录后续》)
“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放逐。这里指迁移。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这里指调任、升职。
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 这里指放逐。
今义“迁”,较为常用的只剩下“迁移”、“变换”这两个义项,如“迁居”、“变迁”。
词义迁移。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成表示乙事物。如:
枉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涕”,古义指眼泪,今一般作“鼻涕”解。
窃计欲亡走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走”古义为“跑”“逃跑”今义为“步行”。
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去”古义指“离开某地”,现指“到某地去”。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属动词。
感情色彩变化,即古今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如: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
“爪牙”。原指勇士、武将,现指“帮凶”“狗腿子”之类的坏人。
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左转·僖公十六年》)
“”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
名称说法改变,即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外一种说法。
如:“目”改为“眼睛”,“日”改为“太阳”,“寡”改称“少”。
同义复词、偏义复词。
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在古文语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多,是高考文言文诗词的一大考点。考生如果不了解这一现象,在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是指是由意义相同的两个语素构成,表示同一意义的双音节词。解释同义复词只要弄清楚一个语素的意义并解释那个语素的意思即可。
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 “爱”和“怜”都是“爱”“疼爱”的意思,两个语素表示同一意思,为同一复词。
又如: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斧”“斤”指的都是“斧子,砍木的工具”。
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指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的意义摒弃不用的双音节词。在偏义复词中,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在形式上起到构词的作用。判断一个副词是否为便宜副词,偏哪一个,呀把它放置在具体的句子中,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分析。偏义复词也是导致古今异义的一个因素。
偏义复词的构成方法有两种:
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来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7359-2023微束分析 原子序数不小于11的元素能谱法定量分析.pdf
- 安捷伦1260操作规程.doc
- 2012新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2 - 副本.doc VIP
- 中波广播发射技术解读.ppt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材料【优秀范文】.pdf VIP
-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MHT)结果与分析(20210607175638).pdf
-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饮食文化+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VIP
- 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实施方案.docx
- 教学计划(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