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困在了娱乐的怪圈里
我们困在了娱乐的怪圈里
——
——《娱乐至死》读后感
————
老实说,初读这本书,觉得它晦涩难懂,以目前的知识储备,对于专业书籍
的领会,还停留在抓耳挠头的阶段,不足以读透作者带来的奥秘。然而封面上的
插图却是最先吸引我眼球的部分,一家四口围坐在电视机前,本该和谐的画面,
却没有了最重要的人头,我尝试着领会作者的意图,然后仔细阅读了这本尼尔.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
早在传播学中了解到,人类的传播方式进化大概从口口相传,到文字印刷,
到电子传播,如今,人类又大跨步的迈向信息时代。波兹曼告诉我们的是,语言
无愧于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
定义了人的含义。而语言之外,还有很多会话工具。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
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于是我
们经历着每一种媒介带来的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新的定位,
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的变迁。于是,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便顺理成
章地被提及,开篇第一章的“媒介即隐喻”也再不难理解。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
虽然它指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接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口语传播媒介的阐述时代,广博而理性;印刷时代思辨而深刻;以电视为象征的
图文革命,带来的是以娱乐为目的的轩然大波。
“一家四口围坐在电视机前”
这是一个时代的到来。
16 世纪以来,印刷品广泛传播在各类人群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没有阶级
之分的,生机勃勃的阅读文化。报纸的产生更使通过铅字传播思想的运动蓬勃发
展。铅字在公众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印
刷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印刷机统治美国下,推崇理性与客
观,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开发民智,而那时人们的思
想水平也绝对显示出了高超的水平,他们能够认真的读懂或听懂包含复杂逻辑和
修辞的句子,他们对所阅读过的和听过的东西能够有深刻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
是来自于含义深刻的书籍或著名演讲者。信息的传播方式越来越普及,信息越来
越容易获取并消化。依托于信息传输方式的文化也逐步由精英人群步入普通大
众,到了现在娱乐化的文化成了社会最广泛的表现形式。
电子和图像革命产生的最令人不安的后果就是,电视呈现出来的世界在我们
眼里已经不再是奇怪的,而是自然地,这种陌生感的丧失是我们适应能力的一种
标志,而且我们的适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变化程度,那就是我们的
文化对于电视认识论的适应非常彻底,而电视传递的只有一种不变的声音——娱
乐的声音。
印象非常深刻的,波兹曼在书中写道娱乐室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
不管是什么内容, 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
乐。因而,那些在新闻报道中前一幕还在报道灾难,转而又举国同庆的现象就不
再新鲜了。电视成为了电子时代的指挥中心,给人们提供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渐渐地,人们屈从于电视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并从中获取生活中几乎全部的信息。
受众也在满心欢喜的接受着播音员的邀请,只是了解新闻,而不再是理解新闻,
欣赏一种娱乐节目,而不是为了教育,反思或净化心灵。电视本身需要的是表演
艺术,而绝非思考。这里,我想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电视这种媒介的倾向性,所
以,我是很理解并且赞同波兹曼关于技术绝非中立,而是带有倾向性这一说法的。
正是这种倾向,使得电视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操控我们生活的编排者,而我们依赖
它,并且喜欢上了它。就如奥尔德斯.赫胥黎先知的那般: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
行业。
“没有人头”
这是一场文化革命的侵袭。
这个小标题看起来令人毛骨悚然,彻读过尼尔.波兹曼写道的,赫胥黎的预
言正在实现,并隐约感觉到我们正身处危险后,这些单是图片传递的恐怖,简直
不足挂齿。
罗伯特.麦克尼尔关于制作新闻的奥义是这样的:“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
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准确的文字已过时落伍。”《娱乐至死》是
20
对 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作者为铅字时代的渐渐
逝去而扼腕叹息,为这个各个角落无不充斥着娱乐的时代的到来惶恐而满怀批
判。
相比于口语传播时代、印刷时代,人们已经失掉了对于周遭乃至遥远事物与
局面的控制力,相反的,我们只在意信息来源地广泛性,新鲜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带(水)压开采安全评价技术及其发展方向.pdf
- 带宠物狗出行攻略.pdf
- 常用卫星遥感影像的介绍和用于地图制图的再分析.pdf
- 常用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技术.pdf
- 常用的通用洗涤标志1.doc
- 常用聚氨酯橡胶模及成形特点.pdf
- 常用的零件修复技术.pdf
- 常用聚氨酯橡胶模及成形特点1.pdf
- 常用解剖学专业英语词汇.pdf
- 常见网页配色词典.doc
-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二年级上册2.6 做一顶帽子 教学设计.docx
- 河北高频考点专训四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docx
- 大单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6.3 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docx
- 河南省商城县李集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历史中考模拟八(讲评教学设计).docx
- 第18章 第25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时分层作业教学设计( 人教版).docx
- Module 8 模块测试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英语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四年级下册人民版《劳动》(2022)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冀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