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酒典故与酒收藏 (2).pptVIP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劝酒 白居易 劝君一盏君莫辞,劝君两盏君莫疑,劝君三盏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遥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身后堆金拄北斗,不如生前一尊酒。君不见春明门外天欲明, 喧喧歌哭半死生。游人驻马出不得,白舆素车争路行。归去来,头已白,典钱将用买酒吃。 第九章 酒典故与酒收藏 第一节 酒典略述 第二节 酒的收藏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一些酒典故,掌握酒文化收藏的主要内容。 重点和难点:酒典故,酒文化收藏的内容。 思考题 1、酒文化收藏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说出你知道的酒典故有哪些。 中国酒文化的美富,不仅仅在于酒的本域,而且还在于酒与文字、语言、文学、艺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等广为结缘,且蔚为大观,从而愈加使中国酒文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特点。而酒文化的收藏,更是传承酒文化的乐事。 第一节 酒典略述 一、酒入汉语言 汉字文化是世界文字中的一大奇迹,其历史悠悠数千年,其内涵之深厚非其他古老文字能比拟。酒与汉语文化结缘也是深厚的,酿成香溢的“文化美酒”。 酒是最重要的饮料之一,人们充分享受饮酒的愉悦与美感,并创造出一系列有关的汉字。甲骨文中有“酉”字即“酒”字,《说文》中关于酉部的字有数十个,有的关于制造,有的关于酒质,有的关于饮者状态,不一而足。而汉语中反映、记录酒文化的词语、成语、典故、谚语更是数不胜数。 汉唐以来,酒的别称甚多,如“黄封”、“黄娇”、“曲居士”、“曲道士”、“曲秀才”、“曲生”、“曲君”、“玉友”、“郎官清”、“索郎”、“‘陕活汤”、“天禄大夫”、“金盘露”、“椒花雨”、“玉液”、“琼浆”等,且大都有典可考。 宋代酒被佛家称为“般若汤”。“般若”是梵语中智慧、慧明的意思,“般若汤”意思是智慧之酒。赵朴初有一首《访杏花村》,序云:“1978年10月11日陪日中友好净土家协会友好访华团来访杏花村,稻冈团长云日本人称酒为不老长寿水,而佛家则呼酒为般若汤,宜与良朋开怀畅饮。”诗云:“和风华雨正纷纷,举盏欲招千古魂。般若汤兮长寿水,不妨畅饮杏花村。”这首诗写出与日本友人在杏花村畅饮美酒的胜状,若懂得“般若汤”以及日本人所说的“不老长寿水”的酒名别称,品味起来更有情趣。 关于酒的成语俗语: “酒入舌出”、“酒囊饭袋”、“酒色财气”、 “酒色之徒”、 “酒池肉林”、“酒肉朋友” 等,“敬酒不吃吃罚酒”、“酒香不怕巷子深”、“无酒不成席”、“酒不醉人人自醉”、“烟酒不分家”、“旧瓶装新酒”、“酒在肚里,事在心头”等。 歇后语 001 酒醉靠门帘 —— 靠不住 002 酒醒不见烤鸭子 —— 悔之晚矣 003 酒糟炒鸡蛋 —— 吵(炒)个稀巴烂 004 酒盅搬家 —— 离壶了 005 酒杯里拌黄瓜 —— 兜不转 006 酒杯里量米 —— 小气(器) 007 酒杯掉在酒坛里 —— 罪(醉)上加罪(醉) 008 酒店里寻宿儿 —— 楼(篓)上睡 009 酒店里吵架 —— 胡(壶)闹 010 酒鬼喝汽水 - 不过瘾 011 酒鬼掉进酒池里 - 求之不得 012 酒盅里拌黄瓜 - 施展不开 013 酒精点火 - 当然(燃) 014 酒鬼划拳 - 输得起 015 酒鬼划拳 - 输赢无所谓 016 酒渣倒地 - 一团糟 017 酒肉朋友 - 臭味相投 018 酒杯子里洗澡 - 小人(比喻人格插鄙的人) 二、以酒入典 高阳酒徒 秦末时刘邦起义,郦食其在河南杞县高阳乡做里监门(相当于地保)。当刘邦率军路过陈留的时候,郦食其碰见了一位老乡,是刘邦手下的一个骑兵。他让这个人向刘邦推荐自己,说可以帮助刘邦成就大事业。这个小兵真的向刘邦推荐郦食其,刘邦就让郦食其到驿舍去见面。这天,郦食其来了。门卫进去通报说,郦食其来了,刘邦问:是个什么样的人?门卫回答: “看他的举止打扮,像个儒生。”刘邦历来对读书人有一种偏见,曾经往读书人的帽子里撒过尿。听说来的是个儒生,便说:“我正忙着天下大事,没有时间见读书人。”门卫把刘邦的话传给了郦食其。郦食其十分生气,瞪着大眼按着宝剑说:“你再告诉刘邦,我是高阳酒徒,不是什么儒生。”刘邦从郦食其的口气中感觉此人非同一般,便召见了他。两人边喝酒边攀谈,十分投机,刘邦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后来,郦食其设计攻克了陈留,为刘邦的军队解决了粮草供应,被刘邦封为广野君。 白衣送酒 这是陶渊明的典故。据说陶渊明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菊花,并坐于旁侧,这时望见一白衣人,乃江州刺史王弘送酒使至,便酌饮,醉而归。白衣即是僮仆。后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