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 始见于南宋(林景熙:《霁山集· 五云梅舍记》)。在此之前,唐代诗人元结《丐论》曾以山水、松竹、琴酒为三友;宋代苏轼《题文与可画》一诗以松、竹、石为三友。   “四君子”是梅、兰、竹、菊的合称。所谓君子,是对人的美称,比喻人格高尚,学识高深,举止文雅。文人画家寄寓感情,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予以人格化。梅花冲寒斗雪,有冰肌玉骨之姿,先众花而报春;兰生群山深谷,不慕荣利,长叶临风潇洒;菊花不与群花争艳,深秋独傲霜枝。 “岁寒三友” 与“四君子” 竹--------更以其虚心挺直、高风亮节的特性,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虚怀若谷、发奋进取的崇高气节的象征。“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亦虚心。” 的竹早就是文坛盛宴的座上宾。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题 解: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改知湖州(今浙江湖州),赴任途中死于陈州(今山东诸城) 。 题 解:元丰二年三月,苏轼任湖州知州,这时文与可已去世,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本文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做“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北宋时期,有个擅长画竹的人,也是苏轼的表兄弟,姓文名同字与可。 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一 、读准字音 Yún dānɡ tiáo fù hú páo zhuó jiān niè tuò pù chóu jiàn wéi wèi yǎn yàn huì cuì 二、通假字 1.与可没于陈州 “____”通“____”,__________ 2.少纵即逝矣 “____”通“____”,__________ 没 殁 死亡 少 稍 稍微 三、一词多义 读wèi。动词,送给 动词,遗失 动词,放弃 形容词,遗留的 动词,打开 动词,打发、派遣 动词,发送 动词,揭露、暴露 动词,起事 动词,生长、生发 读fà 。名词,头发 读shāo。副词,通“稍”,稍微 读shǎo。动词,缺少 读shǎo。形容词,与“多”相对 读shǎo。副词,时间短、不久 读shào。形容词,年幼、年青、与“老”相对 读shào。名词,年轻人 兼词,“之于” 代词,这件事 数量词,各个 形容词,众多 动词,许可、同意 动词,结交、亲附 动词,给予 介词,为、替 介词,跟、同 连词,和、及 四、古今异义 看重 这样的 放下  把……当作 打开 赞成 赠送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名词作动词,告诉  名词作状语,像剑出鞘一样 形容词作动词,具备 形容词作动词,看得贵重 形容词作动词,养老 形容词作动词,证实 六、文言句式 1.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 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________________ 2.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生而有之也________________ 3.庖丁,解牛者也________________ 4.轮扁,斫轮者也________________ 5.子由为《黑竹赋》以遗与可曰 ________________ 6.吾将以为袜________________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7.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________________ 8.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________________ 9.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________________ 10.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________________ 11.足相蹑于其门________________ 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定语后置句(“人”的定语“持缣素而请”后置)  状语后置句(“成竹”的状语“于胸中”后置) 状语后置句(“有见”的状语“于中”后置)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