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ank菌种保藏管使用说明书.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icrobank菌种保藏管使用说明书

Microbank™ P L . 1 7 0 / M Microbank™细菌与真菌保存系统 用途 Microbank™是一种装有小珠的瓶,用于运输与保存微生物。 简介与说明 微生物的长期保存是一个挑战,生物需要低温贮存并尽量提供最少干扰的可能性。然而,Microbank™提供了一种 保存液来应对对这个问题。 用途 标记颜色的 25 个小珠被包装容纳在包含保存剂的保存管里,小珠被冲洗和吸附细菌在上面,之后保存管在贮存期 内保持在-70°C,当需要培养,单个小珠很简单的移出保存管,并直接划线在微生物培养基上。 操作步骤 A.准备 1.使用一个准备的标签,管上条码,每管接种一个生物。(也可以看步骤6)。 2.在无菌的条件下打开小管的盖。 3.将纯培养的小菌落(18-24h培养)挑取3-4个麦氏管缓冲液接种到液体保存剂中。 4.盖好瓶盖并颠倒4-5次以吸附微生物,不要旋涡。 5、此时微生物将被吸附到小珠,这缓冲液需倒掉使接种小珠尽可能无液体,盖上瓶盖。 6、在瓶上提供的培养条码做下记录或其它的记录。 7、贮存接种的冻存管在-70℃为了最好长期效果。 B.复苏 1、在无菌的条件下,打开瓶盖并使用灭菌的接种棒或镊子移出一个小珠,盖好瓶盖并尽快放回低温保存。过度改 变温度会减少生物生存能力。 2、小珠能被直接使用接种在固体培养基或可滴入在合适的液体培养基。 3、当作推存使用,每个保存管大概保存25 次相同可能培养数。 局限性 1、Microbank™为生物长期保存可能完全提供一种方法。 2、在使用中,无菌技术必须熟练以继续保证微生物的完整 3、Microbank™在接种之前以下条件不能被使用: a.管显示任何泄漏的迹象(冻存管破损)。 b.冻存管存在污染。 c.已经超出标记的有效期。 4、无论如何小珠移出后不能放回冻存管。 5、Microbank™提供了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提供颜色识别便利并没有意味产品功能的任何改变。 安全预防 1.当操控危害的培养物需使用一个生物安全柜。 2.当抛弃使用或部分使用冻存管注意生物危害预防。 3.当保存Microbank™在液氮里。以下需注意: a.保证保存管盖正常旋紧:过于绷紧可扭曲帽里面的硅树脂橡胶密封件引起泄漏。 China +86(21 Building 2, No.89 East Huguang Road, Shanghai 201108, CHINA Microbank™ P L . 1 7 0 / M b.保证保存管在盖之前螺纹与盖是完全干燥的:液滴在液氮将损害封口。 c.所有Microbank™ 保存管需经常保存在气相,在液氮上面。如浸入,当回到室温时他们可以发展裂缝或破碎。 d.当从液氮罐移出保存管应使用安全器材如:手套、防护面罩等 包装 Microbank™的包装每盒80瓶。 贮存 使用之前,未使用的Microbank™可以贮存在4°C 或在室温但避免直射光。贮存在这些Microbank™可以在产品标 记的有效日期内使用。 参考 1. White and Sand, R.L. 1985. 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42:289-290 (U.K.) 2. Feltham et al. 1978. Journal of Applied Bacteriology.44:313-316. 3. Nagel, J.G. Cunz, L.J. 1971. Applied Microbiology.23(4):837-838.2003 12 级 示 China +86(21 Building 2, No.89 East Huguang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