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大宗教中美育渗透.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三大宗教中美育渗透

浅析三大宗教中的美育渗透   摘要:宗教中富含丰富的美学思想,从拥有悠久历史的宗教入手,以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这三大宗教为例,探寻各宗教中的美育因素所包含的共同点,并浅析其美育渗透如何作用于人 关键词:宗教;美育;美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B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61-02 美作为一种观念,深植于人类的灵魂中,每个人都有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活动,与美相结合形成美育,对于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795年德国伟大剧作家、诗人席勒发表《美育书简》,他第一次向世人提出了“美育”的概念[1],标志美育成为一项独立的教育内容。而在中国,由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也意味着美育正式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美育是“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审美理解力、审美评价力和审美创造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和启迪智慧的一种教育活动。”[2]但是美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美”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与美感偏好,无法像智育一般提供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抑或是相对完善的教学方法。美育如同德育,需要用一种“无声无息”的方式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像“随风潜入夜”的“春雨”一样滋润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情感世界,是一种渗透性的学习。[3]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宗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拥有巨大的美学影响。本研究从拥有悠久历史的宗教入手,以西方之基督教、东西交汇之伊斯兰教、东方之佛教这三大宗教为例,探寻各宗教中的美育因素所包含的特点,并浅析其美育渗透如何作用于人 一、环境之美 实施教育,离不开环境,世俗教育中的学校或教室提供了这一场所。在宗教中,学生进行学习的场所会更加丰富,包含宗教特有的领域,例如教堂、寺庙等。这些场所既承担了宗教的特殊任务,又承担了教育教学任务,并且体现了宗教的信仰与内涵 基督教教育一般集中在教堂或是修道院。教堂作为基督教表达对上帝崇敬之情的场所,其建筑风格与细节必须表现出人类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上帝对人类的慈爱,而其中的各种美学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信徒与学生。教堂外部是一种与环境自然和谐的美:中世纪的基督教教堂就是通过对教堂外部形式与周围环境所造成的“意境”,以及外部形式的动势来表现天国的神圣的快乐。[4]教堂内部则表现出了宗教细节之美:圣索菲亚大教学在其内部装饰上,墩和墙是用彩色大理石贴面,柱身却是深绿或深红,柱头、柱身、柱基之间又箍以金铜箍,还用玻璃马赛克装饰弯顶和拱顶。[4]哥特式教堂使用彩色玻璃镶嵌而成一幅幅根据《新约》故事为内容而来的图画,阳光照射而过是五彩缤纷的色彩,带来天国与世俗的双重美感 伊斯兰教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清真寺。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文化教育的中心,其中一些较大的清真寺都具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5]伴随着书香在其中学习的学生,将会感受到伊斯兰文化的独特之美。而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与内部装饰也是一种美的形式。清真寺建筑包括礼拜堂、庭院、凹壁、讲坛、宣礼塔、拱顶和券门等形制。[5]风格大气恢弘,充满阿拉伯文化之美。其中凹壁装潢讲究,四边雕刻有《古兰经》经文;讲坛集伊斯兰装饰和雕刻艺术于一身,并有几何纹饰或植物纹饰装饰;宣礼塔则装饰砖雕,镶嵌彩釉瓷砖,五彩斑斓的纹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印度作为佛教的发源地,拥有着众多的佛教寺庙,这些寺庙为贫苦人民提供了学习的场所,并以慈悲爱人的思想熏陶着信众。佛教把莲花、菩提树、纯净的水、洁净的天空、美妙的花草、晶莹剔透的宝石、净土中的美妙景象,都看作是美的事物。[6]因此,人们在佛教寺庙中,经常能欣赏到莲花这一具体意象,例如莲花池、莲花底座、手持莲花的佛像等。同时,印度佛教寺庙中常年焚香,通过嗅觉激发人对于佛法的感悟。另外,佛寺中的梵唱之声不绝于耳,则是一种以声传意的方式。声、色、味三种感官的结合,为身处其中的学习者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美感渗透,更能令人体会佛学之美 二、文字之美 宗教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神学,而宗教经典则是神学的“原始课本”,是三大宗教经典中的独有之美,也令人神往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神学结晶,凝结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圣经》包括《旧约全书》39卷和《新约全书》27卷。[6]《旧约》中包括各种对世俗之美的描写,例如《智慧篇》中犹太民族的审美思想、《旧约之一,依靠启示的力量,也只有依靠神的启示,人们可以见证美的存在,世俗之美在与绝对之善关联的时候,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圣经》美学思想己经内含了一个容纳上帝之美和世俗之美的体系。[7]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思想经典,是穆斯林精神的依归,在阿拉伯文化艺术遗产中享有重要地位。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古兰经》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