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失踪三十年苏维埃大印
失踪三十年的苏维埃大印 在江西宜春市万载县的湘鄂赣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公章,被陈列在中央展柜最醒目的位置。此印章为银质圆形,直径10厘米,周长31厘米,边高1.7厘米,刻有20个隶书字(繁体)。内圈铸有地球、斧头、镰刀、稻穗、五星所组合的圆形图案。印章通体闪着银质光泽,字迹图案清晰 此印章1994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鲜为人知的是,这枚印证着湘鄂赣边区人民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的大印,在1934-1964年间整整“失踪”了30年。而说起它的失而复得,就不能不提到发生在湖南平江县两个老伐木工人身上一段有趣的故事 郭氏兄弟无意发现印章 1958年秋,年轻力壮的郭桃仁,从湖南平江县来到相邻的江西万载县官元山林场做伐木工人。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场部于1960年调他到紧邻铜鼓边界的检坑作业队任队长 1963年秋,郭桃仁的弟弟郭兴仁也从平江老家来到官元山检坑伐木队做小工。当年10月的一天,郭桃仁带着弟弟上山找杉条。干了一会儿,弟弟郭兴仁去山中解大便。忽然,从厚厚的腐叶下,发现一只已腐烂不堪的黑色牛皮包,形同旧时医生用的皮箱子。郭兴仁用手一提箱子,早已腐朽的皮箱子顷刻裂成数块,提手上只剩下几只锈迹斑斑的铁夹扣,一沓已烂成纸泥的文件露出来,还掉出一只圆形大印,印章是银质的,在密林中透射进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中午时分,郭氏兄弟把印章带回了杉皮小屋(伐木队驻地)。郭桃仁把印章放在泉水中洗净,印章越发显得银光闪耀。他把印章蘸上印泥,在笔记本上连盖了好几个印模,只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20个隶书字(繁体)清晰可见。遗憾的是,郭氏兄弟都仅上过一年学,这印上的20个字,几乎有一半不认识,所以,他俩也就不知道这枚大印的重要性,也就不知道20多年前发生在当地的那场如火如荼的革命风暴…… 1930年冬到1931年秋,湘鄂赣苏区在反“围剿”中得到迅速发展。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1931年7月,中共湘鄂赣边区在浏阳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组成了湘鄂赣省委。1931年9月,湘鄂赣省委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平江县举行,选举产生了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 1932年4月,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机关迁入万载县仙源乡(与平江、铜鼓交界)办公。在仙源期间,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除领导军事斗争外,还办起了兵工厂、造币厂、被服厂、红三医院等,并创办了《红旗》《战斗日报》《工人斗争》等报纸。后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鄂赣苏区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仙源更是敌人的重点进攻对象。1934年1月,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机关全部撤出仙源,向铜鼓县转移。由于遭到敌机轰炸,转移途中不可避免出现人员伤亡和文件、物品损毁或散失等情况 很显然,郭氏兄弟在山上作业时无意发现的这枚印章,就是20多年前省苏维埃机关人员在撤退途中散失的重要物品之一。但由于郭氏兄弟不了解过去这段革命历史,也就没把这枚“重量”级的印章当回事,所以也就没有向林场领导汇报,只是将印章随便往衣物箱里一塞,便又和几个工友日复一日地上山伐木去了 失落30年的大印回归“故居” 1964年春,郭桃仁接到场部通知,前往万载县城出席全县的林业工作会议 会上,郭桃仁与其他参会者一样,拿出笔记本记录。写不出的字,就画些符号代替。但让郭桃仁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就在上午散会时,挂在会场正厅石柱上的大喇叭播出了一条通知:“请官元山林场检坑作业队队长郭桃仁同志,吃完中饭后马上去会场对面的县公安局接待室!” 通知连播了三遍。郭桃仁顿时心里像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不由寻思:我不是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也没犯什么法,公安局可不是个好去处呀!他百思不解,这个莫名其妙的通知,硬是让这位老实巴交的林业工人身冒冷汗,忐忑不安…… 县公安局的干部老潘接待了他。老潘开口就问:“笔记本带来了没有?”他一怔,随即老实回答:“带来了,笔记本一般是随身带着。”他心里暗暗叫苦:看来真的是上午的会议笔记惹的祸。于是一边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递过去,一边申辩道:“公安同志,我文化低识字少,碰到不会写的字时才画些符号代之,绝无对县领导不敬、对会议不满之意。” 然而,老潘却翻开笔记本,指着盖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印章的那一页,严肃地询问是怎么一回事。郭桃仁便一五一十地把在检坑原始森林中发现大印的经过向老潘做了汇报。听完介绍,老潘郑重地叮嘱郭桃仁,此事关系重大,在没有得到县公安局通知之前,不得离开会议驻地 第二天清晨,县公安局调了三部大卡车,满载着公安人员和民兵,由郭桃仁带路,直奔距县城50多公里外的官元山林场检坑作业队 在急速奔驰、起伏颠簸的卡车上,老潘向郭桃仁说明了此次进山的任务和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