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红楼梦_对联中的典故译介.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红楼梦_对联中的典故译介

《红楼梦》对联中的典故译介 刘  雪  芹 典故是文苑中的奇葩。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无不垂青于应用 典故 ,因为典故多为形象生动的故事浓缩而成或是绝词佳句提炼 而成 ,含蓄而隽永 ,冼炼而深刻 ,文人吟诗赋词对句 ,必会考虑用 典 ,文学大家曹雪芹也不例外 ,其作品《红楼梦》用典无数 ,仅其中 的联额、对句就应用了很多典故。 典故虽一字、一词 ,但意义深遂隽永 ,翻译时如何才能保持原 文的丰姿 ,传达原文固有的神旨呢 ? 这就涉及到文化意象的传递 问题。因为典故就是一种文化意象。“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 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 ……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 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 ,人们只要提到它们 , ( ) 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 ,很容易达到思想的沟通。”谢天振 但是 ,对 一个民族而言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事物对另一个民族而言可能毫 无文化意义。即使是对同一意象 ,不同的民族赋予的含义也是不 同的 ,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例如 ,在汉语文化中 ,“松”象征着 高洁挺拔 ,“莲”则让人联想到“出污泥而不染”,但它们在英语文化 中就丧失了这些文化意象。又比如 ,西风对英国人而言意味着“温 暖”和“生机”,他们对西风心存好感 ,雪莱还有名篇《西风颂》传世 ; 而对中国人来说 ,西风却象征着“寒冷”、“破坏力”,如“昨夜西风凋 碧树”。同样是蟋蟀 ,在中国文化里给人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联 想 ,如岳飞的“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 , 已三更。”而在英美文 《红楼梦》对联中的典故译介 —77 — 化里 ,蟋蟀却成了快乐、幸运的象征 ,如 Kingsley 的“I have not had the luck I expected , but . . . am as merry as a cricket . ” 这种文化意象的空缺和错位是语际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是翻 译的一颗绊脚石 ,常常令译者们陷入顾此失彼的尴尬境地。其原 因在于 ,文化意象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介 绍进另一种文化中去时 ,就象鱼与熊掌一样难以得兼。如“班门弄 斧”,若译为 to show off one ’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虽译出其表层含义 ,但西方读者并不了解鲁班的故事 , 当然 更无从揣摩这个成语的含义 ;若译为 to teach one ’s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译出了其深层含义 ,但却丢掉了“鲁班”这个文化意象。 在翻译典故时 ,译者们一般采取三种方法 :省典、化典、注典。 《红楼梦》的两个全译本 ———杨译本和霍译本在翻译《红》的过程 中 ,也采用了这三种方法。 一  省典( omission) 翻译界对于典故的翻译 ,基本上达成一个共识 :在不影响理解 的前提下 ,一切从简 ,可以省略的就省略。所谓省典就是只将原文 字面意思译出 ,而不深究其内涵。在翻译《红楼梦》对联时 ,二译也 这样处理了其中的一些对联。 新绿涨添浣葛处 好云香护采芹人 此联是宝玉为稻香村所题一联。其中“浣葛”典出《诗经·葛 覃》“言告师氏 ,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 ,薄浣我衣 ,浣害浣否 ? 归宁父 母。”是写新妇浣净葛衣才回娘家 ,这里喻指元春归省。下联中的 “采芹”亦出自《诗经》。《诗经·泮水》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78 — 红楼梦学刊·二 ○○二年第一辑 泮水指泮宫之水 ,而泮宫指学宫。后人把考中秀才入学为生员 ,叫 做“入泮”或“采芹”。所以这里的“采芹人”是指贾府的读书人。二 译在处理此联时 ,采取了避繁就简的策略。 杨译 : The green tide fills the creek where clothes are washed. Clouds of fragrance surround the girls plucking wate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