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普利兹克奖_伍重与《营造法式》.pdf

_普利兹克奖_伍重与《营造法式》.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普利兹克奖_伍重与《营造法式》

“ 普 利 兹 克 奖 ” 、 赵 辰 伍 重 与 《 营 造 法 式 》 今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式建筑工管制度之“法典”———宋《营造 法式》颁布九百周年 , 去年就曾有人策划要举行一番大规模的纪念活 动 , 似乎有意进一步加强这一中国古代文献的国际意义。也是在今年 ( 三月 , 美国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授予了丹麦著名建筑师伍重 J rn Ut zon) , 此事引起了我对《营造法式》的联想。在笔者看来 ,伍重的得奖是 可以和《营造法式》九百周年相联系的 , 并且其中的深刻内涵也很值得 中国建筑学术界去认真体会。 对于伍重的获奖 ,人们普遍的感受是 :作为二十世纪一位天才的建 筑师 ,伍重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对于今年已是八十五岁高龄的他来说似 乎是来得有点儿迟了。伍重于一九五七年因设计澳洲悉尼歌剧院国际 竞赛中奖方案而一举成为国际知名的建筑师 , 当时他只是一位三十七 岁的青年建筑师。悉尼歌剧院的项目充满戏剧性的中标过程, 乃至随 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困难以及经济、人事风波 ,都让伍重充分领略 了世间沧桑之百味。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然而 ,悉尼歌剧院于 一九七一年建成之后 , 终于以其极富诗意的造型和新颖的结构形态而 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 , 悉尼歌剧院已成为悉尼市乃 至澳大利亚人引以为自豪的标志 ,就如艾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及法兰西 , 国会大厦之于华盛顿及美利坚。事实上, 伍重对现代建筑文化之贡献 是远远不仅限于悉尼歌剧院这一作品的。几十年来, 伍重的为数并不 算多的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 , 都是十分有创意的。人们从他作品中所 获得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启迪 , 远比这些建筑物所提供的实际功能要多 得多。对于伍重的现代建筑艺术之成就 , 中国建筑师的了解是很不够 的,我以为很有必要着重介绍 ,但是那将是另文之任务。本文希望重点 讨论的则是伍重的建筑学术思想与中国建筑文化的关系, 尤其是与宋 《营造法式》的关系。 109 二○○三年普利兹克奖评委对伍重的评语开宗明义道: “伍重是一 位深深地根植于历史的建筑师 , 这历史包含了玛雅、中国和日本、伊斯 兰以及他自身斯堪的纳维亚的文化精粹。”就让我们来看看伍重是如 何根植我们所熟悉的中国文化精粹的。 伍重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和诠释长期来与他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有着 ( ) 密切的关系。早在学生时代 ,伍重就与他的好友富埃比亚 Tobias Faber 开始了对中国文化的热衷。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建筑系, 对他们最有 ( ) 影响的两位建筑教师拉斯姆森 Steen Eiler Rasmussen ,1898 —1990 和费 ( ) 斯克 Kay Fisker , 1893 —1965 都是中国迷 , 并曾到过中国 , 其中拉斯姆 森还在北京设计过热电站。伍重从这两位教师那里接受了大量的中国 文化与艺术的信息 , 极大地影响着年轻的伍重之建筑观念。这些思想 很明显地反映在他早期的“建筑宣言”之中。在伍重毕业后数年的实习 工作期间 ,时逢第二次世界大战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