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的起源与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茶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茶的起源与发展 ?一﹑茶字的由来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如:荈诧、瓜芦木、荈、皋芦、檟、荼、茗,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得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 ?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方言的原因,同样的茶字,在发音上也有差异。如: ?福州发音为ta ?厦门、汕头发音为:de ?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地发音为chai、zhou、cha等。 ?少数民族的发音差别较大,如:傣族发音为:a ?贵州苗族发音为chu、a? ?  世界各国对茶的称谓,大多是由中国茶叶输出地区人民的语音直译过去的。如日语的チセ和印度语对茶的读音都与茶的原音很接近。俄语的чай与我国北方茶叶的发音相近似。英文的ea、法文的he、德文的thee、拉丁文的hea都是照我国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发音转译的。此外,如奥利亚语、印地语、乌尔都语等的茶字发音,也都是我国汉语茶字的音译。 ?从茶字的演变与确立,到世界各地的有关茶的读音,无不说明,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二﹑茶的发展 1﹑远古周茶文化简史 相传茶叶发现与利用起源于神农。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神农本草》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华阳国志?巴志》书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还说“国有芳香茗”。这说明巴蜀已进行人工栽培茶树,并把茶作为礼物献给周武王的贡品了。 2﹑汉代茶文化的简介 到了秦汉时期我国茶叶不但开始了人工栽培,“园有芳弱,香茗”(《华阳国志?巴志》)而且已将鲜叶加工成饼茶。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尔雅》)。 这时不但饮用方法讲究,而且茶叶开始了买卖,四川彭山已出现了初级市场。《僮约》中就提到“烹茶尽具,……武阳买茶”。这时在我国南方饮茶待客已很普遍了。 汉代的饮茶方式: 随着茶叶生产加工的发展,到汉代饮茶已不是原始的鲜叶或干叶煮饮,在巴蜀而是将茶叶鲜加工成饼茶,可储藏起来常年饮用。在饮用时先将茶饼烤黄捣碎放在锅中煮,并放一些葱姜、橘梗等。人们常一它醒酒,逐眠。 到了秦人取蜀,统一中国,这种饮茶方法傅到了全国,所以《日知录》称:“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 3﹑唐代茶文化简史 茶叶到了唐已经是很发达了,全国形成了八大茶区,并产茶已超过10万吨。茶圣陆羽总结了唐代中期及以前的茶叶生产加工,饮用等各方面的实践,与公元780年写成了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经》。把茶叶形成了一门学问。《茶经》早于日本的第一本茶书《吃茶养生记》(荣西禅师著,1191年出版)411年。早于美国的第一本茶书《茶叶全书》(威廉 乌克斯著,1935年出版)早于1155年。唐代在皎然的诗里已有“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舟丘得如此,”出现了“茶道”二字,说明这时的茶文化已上升到精神境界。不但有陆羽的“精行俭得”而有卢仝的七碗茶歌。饮茶文化从物质到精神都已非常丰富。 唐代的饮茶方式: 由于制茶工艺的不断改革,茶叶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饮茶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唐代主要是生产团茶饼茶,因此,茶为煮饮。《茶经》中说烹茶之前,饼茶先捣碎,然后再加水烹煮。煮茶用的是较大的锅。听到微微有声,气泡像鱼目是一沸,气泡连珠涌起是二沸,沸腾像波浪声是三沸。水过三沸太老,不能用。煮到一沸时加一些盐调味。煮到二沸时出水一瓢,然后用竹筷搅动汤心,将茶末倒入锅中等腾沸溅沫,倒入所出之水止沸。这时停火,茶已煮好。   到了唐末宋初,团茶饼茶越做越精,原料选取越来越细。这时的小龙团、的乳、白乳 等不同的花色的团茶,都已达到极品。因此,饮用方法也由煮茶法过渡到“点茶法。”后成为宋代的主要饮茶方法。 唐代茶文化的主要表现: 1、茶文化形成的基础十分厚实,饮茶非常普及。这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茶文化普及的必然结果。从地域上看,唐代饮茶风习第一次成了真正意义上全国性的“比屋之饮”。尤其是北方,本来“初不多饮”,开元(713—741年)以后,僧人饮风大盛,为此北方许多地方“多开店铺,煎茶卖之”,这种“始臼中地”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