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最艰苦与最奢华学校对比
作者:李悔之 2010-10-15 00:09:16 发表于:博客中国雅虎热评图片/newspic/news/9134/1/
留守少年的学校 他们失去的不仅是父母的关爱,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
破烂的桌椅 留守儿童就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
学生们在认真读书
教室已经破烂不堪,如果有地震……
楼顶上的小学 一楼是菜场,二楼是教室,楼顶是操场。这是49岁的朱中繁创办的凌智小学,一所位于武汉城乡结合部,专收进城农民工子弟的民办学校。每天,学生们的琅琅书声,与菜贩的吆喝声合在一起,成为这所学校独特的风景。朱中繁感受着这些“流动花朵”的成长,也感受着他们身后一个个农民工家庭在城市漂泊的滋味。
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在城里做着菜贩、保姆、建筑工、清洁工,甚至拾荒者、扁担……孩子们也多半不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比城里的同龄人,多了许多艰辛。
由于父母都是进城农民工,流动性大,所以,有的孩子今天来明天不来,有的孩子才报名一个星期就要退费。“学生的离开,大都是因为父母要换打工单位,于是,他们转学、退学,也有可能便就此辍学了。”初创时,凌智小学有700多个学生,现在,只剩400多个了。上课提问举手这个城市的孩子们做了千百次的动作,刚刚来的农村孩子们都不太敢做,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他们终于也加入了举手的行列。
许多孩子买不起手套,手上还留着冬天的冻伤。
学校就只有一个简易的厕所还在楼顶,可是孩子们都晓得文明候厕。
孩子的父母多从事蔬菜贩卖、摆小摊等职业,中午没有时间做饭,所以许多孩子的中饭在学校食堂解决。
为了节省电,学校在中午休息时一般都不开灯的。学校夹在高楼之中,五年纪的江刘海坐在窗边,借着一丝从两楼缝隙中漏下来的一点光线写作业。
中洞小学的学生在以山洞改造的教室里上课。
贵州紫云县的山洞小学 在贵州省紫云县水塘镇格凸村有一所坐落在洞穴中的小学校。这个洞穴位于当地山脉上中下三个洞的中间,当地人又称其为中洞。中洞小学始建于1984年,当时只是一个教学点,由于地处大山深处的村寨较多,学校师生逐年增多。中洞小学现有8名教师,186名学生,学生每天翻山越岭来到洞中求学。
建设中的学校
建设中的学校
中洞小学的学生在以山洞改造的教室里课间休息。
在大渡河峡谷老苍沟下侧的悬崖绝壁上,有一所隐匿于云中的彝族小学,这个小学是全村人对于未来的寄托。26年来,申其军默默的守护着这个学校,为古路村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
申其军18岁那年进山,眼看这全村唯一的小学就要关门了,他知难而上,一人抗起了整间学校的大梁。村民们感到他们的救星来了。但是,因为申其军的学历太低,教育局一直无法给他正式的教师身份。有一段时间他一度心灰意冷,曾经想要离开学校。全村人都来到了他的面前,诚恳地请求他留下。他们知道,申老师如果走了就再不会有其他老师愿意留下了……这段心酸往事,眨眼间已经过去了26年。如今,又有两名年轻的大学生自愿来到这里,他们选择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为山里的孩子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进山的必经之路
小学生和爷爷下山回来,这里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要靠马驮上一千多米的悬崖
学生们课间在操场上玩游戏
小孩子爬在木板上写作业
小学和错落有致的彝族山寨如云间的世外桃源
学生们站好队跟他们老师合影,中间穿个背心那位就是老师,还有几名自愿者
放学、上学,李桂林夫妇俩都要把孩子们一个个顺木梯背上背下,18年如一日
贵州山区的学校 小学生们烧火,做午饭。核心提示:一名网友在论坛发帖爆料,称在网上看到一组《山区小学寄宿生的“自助餐”》的照片,发帖人称“这是去年中秋佳节,我参与体检组深入云南大理西部高寒山区漕涧镇的新胜完小,为学生体检时抓拍的”,场面令许多网友心酸、感动。
帖子描述说,“放学了,孩子们便在烟熏火燎的厨房里忙碌开了,有的煮饭,有的切菜,有的炒菜,有的就餐,人人都是小(厨师),条件虽然简陋,但场面十分热闹和感人……山区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寄宿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小小年纪,为了求知,不得不远离父母,过早的开始独立生活!高寒山区的孩子上学大都是如此哦。‘文豪教学楼’是美籍华人陈文豪先生捐资20万,当地政府一部分钱后建造的。”
上页下页
3”5”10”
小男孩貌似被屋内的烟熏着了。
寄宿小学生的做午饭的场面。
东方网“走进西部”报道组日前在云南大理弥渡县走访了好几所学校,耳闻目睹了贫困山区孩子们异常艰苦的学习、生活状况。这些学校所处的位置大都山高坡陡、箐深水寒而且信息闭塞,交通极其不发达,许多学校就是以低矮、潮湿的土木危房寺庙作教室。在弥渡县的闵思希望小学,校长告诉我们:“这里的孩子每周都要背上柴、粮步行3个多小时的山路到学校寄宿学习。”
学生宿舍的地辅床
寝室里跑出老鼠是常有的事
教室的后面摆着学生床位
老师上课尽职尽责
贵州庆来中学“教学楼”墙上写的“百年大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