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绪论.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旅游地理》绪论要点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技术经济与管理系 苏建坡 第一节 旅游地理学的概念、性质和研究内容 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 (一)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介于旅游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旅游学中涉及大量地理问题: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空间移动性,可以说,没有与地理无关的旅游。 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关系: 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都是将地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旅游研究的结果。 旅游地理学:侧重于旅游地理学一般理论和方法 中国旅游地理:在了解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侧重掌握中国及不同等级旅游区旅游各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特色。 (二)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多学科交叉性 与多学科有密切联系: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美学等。 2、应用性 是适应大众旅游和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而产生,为旅游实践服务,对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都具有实用价值。 第二节 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国外始于20世纪20年代。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麦里的《娱乐活动与 土地利用关系》被公认为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文。 ▲ 1976年,2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第一次把旅游地理和疗养地 理列为一个专业组,标志着旅游地理这门新学科得到了地理学 家的承认,从此,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被确立下 来。 ▲ 20世纪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已形成其基本的理论体系和方 法构架。 二、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旅游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旅游地理著作《禹贡》、《山海经》、《穆天子传》、《西域风土记》、《水经注》、《徐霞客游记》等。 旅游地理学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 系统研究开始的标志:198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 1988年,中国地理学会在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下设旅游地理组 第三节 旅游资源 一、概念:凡能… 重要性:没有旅游资源就没有旅游业(国家、城市 ) 二、分类: (一)按其属性 自然:地貌、水体、气候气象、生物 人文:城市、建筑、园林、宗教、陵寝、文化艺术、民情风俗 (二)根据旅游资源的吸引级别分类 1.国家级旅游风景资源 2.省级旅游风景资源 3.市(县)级旅游风景资源 三、国家标准的分类方法 2003年国家颁布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2003) 国家标准分类系统:包括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第四节 旅游资源审美 一、旅游资源审美研究的意义 二、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 (一)形态美特征 旅游资源的形象美,泛指地象、天象之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综合美。可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价值特征。 1、“雄”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雄”美一般是指相对高度与气势之美,形象高大壮观,气势磅礴。 如泰山矗里于齐鲁大地之上,大有通天之势,给人以高大雄浑的视觉意象,素有“天下雄”之美誉。 2、 “秀”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秀”美一般指具有良好的植被覆盖地表,山水交融,色彩葱茏,生机盎然,形态别致丰满,轮廓线条柔和优美。 如享有“天下秀”美誉的峨眉山。 峨眉山 3、 “奇”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奇”美一般是具形态幻怪离奇的特点,给人千变万化,出人意料之感。 如有“天下奇”美誉的黄山,以石奇、松奇云奇、泉奇而著称。 4、“险”美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险”美一般是指形态陡峭、气势险峻、坡度特别大,山脊高而窄。 如华山体势险峻,险境环生,素以“天下险”闻名。 5、 “旷”美的旅游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